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东南马关古林箐热带雨林望天树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王洪  肖文祥   《广西植物》2007,27(1):62-70
云南东南部马关县古林箐的望天树群落以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为乔木层优势种,无患子科植物番龙眼为亚优势种,外貌以常绿大、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层间木质藤本和维管附生植物丰富,属于一种热带季节性雨林群落类型。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该群落以樟科、番荔枝科、楝科、大戟科、桑科、无患子科、橄榄科、柿树科等为主要组成科,在重要值统计上,以大戟科、无患子科、柿树科、龙脑香科、番荔枝科、樟科、楝科、橄榄科、桑科等为较优势的科,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很接近,故为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北缘类型。  相似文献   
22.
古浪县北部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甘肃省古浪县北部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在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上花棒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沙蒿;在半固定沙地上白刺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固定沙地上,不论是封育植被还是未封育植被中均是花棒的生态位最宽。同一植物种的生态位随着植被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大,生态位宽的物种对重叠值也大,相同物种对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位重叠不一致。有些物种生态位宽度窄,但重叠值大,是由荒漠植被区物种分布存在生境斑块现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23.
2006年3-9月,对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宁陕县共有两栖爬行动物44种(亚种),隶属5目14科31属,其中两栖纲2目7科8属13种,爬行动物3目7科23属31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宁陕县特有种2种。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4.
盐池县2000-2012年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平  杜灵通  王磊 《生态学报》2015,35(22):7377-7386
荒漠草原区的植被对防治荒漠化、维护生态屏障具有决定性作用,宁夏盐池县作为其典型代表,近13年的植被变化深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基于MODIS NDVI等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经验模态分解和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盐池县2000—2012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2年盐池县NDVI在0.2—0.4之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078/10 a,上升趋势显著;总体来说,植被稳定性低,年际间波动或转换频繁、幅度大;(2)NDVI的波动分量与残余分量方差贡献率各占50%,且NDVI波动呈减弱趋势。促使NDVI波动的主控因子是年降水量,但其影响在减弱;(3)推动NDVI趋势性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和类型变化,但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对NDVI的贡献远远大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NDVI的贡献。因此,荒漠草原区的生态改善应以保护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生态重建,走以适度开发带动整体保护的道路。  相似文献   
25.
秦岭宁陕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蕾  上官周平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2310-2320
以秦岭南坡中段宁陕县林区2003年二类森林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使用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从森林类型、林种、年龄和林分起源的角度,对该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宁陕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31Tg(1Tg=1×1012 g),平均碳密度为66.36Mg/hm2(1Mg=1×106 g),其各乡镇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2)各森林类型中针叶林总碳储量为0.71Tg,平均碳密度为64.11 Mg/hm2,阔叶林总碳储量为11.61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94.3%,碳密度为67.65Mg/hm2。(3)各林种中防护林碳储量最大(8.13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66%,特种用途林碳密度最大(81.43Mg/hm2)。(4)不同林分起源中,天然林碳储量为12.231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99.3%,人工林碳储量较小。(5)不同年龄森林中未成熟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碳储量为12.13Tg,占总碳储量的98.5%,近熟林碳密度最大(80.14Mg/hm2),幼龄林碳密度最小(39.85Mg/hm2)。研究表明,宁陕县森林具有较大的固碳能力和固碳潜力,其森林面积和蓄积是决定森林碳储量大小的重要因子,而森林碳密度的大小与森林类型、年龄组成和林分起源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在分析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相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了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49-2008年长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规律.结果表明:1949-2008年,长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粗放式传统农业阶段-农业机械化进程阶段-前现代化农业协调发展阶段"3个历史时期,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效应基本吻合,系统耦合在"协调发展"和"极限发展"间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急剧变化过程.1955-1961年、1984-1992年,长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极限化耦合态势;1962-1965年、1981-1983年,为纠正前阶段宏观政策后的快速过渡期;1949-1954年、1966-1980年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1993年以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经过螺旋式发展,进入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目前,长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突破协调发展水平,并向极限化发展的潜在危险.良好的农业政策和外部环境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协调发展的水平上稳定发展,反之,容易出现系统相悖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7.
2008年5-6月在徐闻西岸设置了25个站点,运用截线样带法调查了造礁石珊瑚的种类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本次研究共发现造礁石珊瑚57种,每个站位的种类数均不超过30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1.79和0.42.二异角孔珊瑚(Goniopora duofasciata)、盾形...  相似文献   
28.
Metzler EH  Forbes GS 《ZooKeys》2011,(149):135-144
In 2006 th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initiated a long term study of the Lepidoptera at 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 Otero County, New Mexico. Schinia pogueisp. n., described here, was discovered in 2007,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tudy. The male and female adult moths and genitalia are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29.
梁国付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10,30(6):1472-1480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整合分析了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洛宁县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应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可以很好地从整体上分析地理环境因素,如高程、坡度、距离居民点中心的距离、与森林边缘距离等地理环境因子对区域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1983和1999年,伊洛河流域洛宁县森林景观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1230和1030,即在中高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分布区间内,且有向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分布区间略为移动的趋势。森林景观类型保持不变部分、森林景观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和非森林景观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部分所对应的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1130、18和613。通过建立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的相互关系,表明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特别是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指数的优势分布区间内)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
2012年6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松桃县一村庄采到雄性角蟾标本1号,经鉴定为短肢角蟾(Megophrys brachykolos Inger and Romer),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