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基于公众科学理论框架,采用模型模拟方法、实地问卷调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我感知、满意程度、参与意愿,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意愿的可行路径,分析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其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揭示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自我感知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满意程度与参与意愿呈显著负相关;(2)45.3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3)居民主体意识和支持度占比分别为72.92%、72.04%,生态认知、生态关注及参与信心占比分别为43.08%、64.33%和55.14%;(4)受访者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满意度的平均偏效应为2.32,各项满意度均值情况为:城市绿化状况(2.5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度(2.41)城市空气状况(2.35)城市垃圾处理与分类状况(1.99)。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和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2.
2000—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景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汉雅称"百湖之市",湖泊是武汉市的重要名片。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建立了各个时期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矢量图层,计算了湖泊的面积萎缩率、斑块分维数和破碎度等景观指数,对2000—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市各个湖泊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湖泊面积萎缩率大小和其所隶属的环线及政策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各湖泊斑块分维数在1-1.3之间,并越来越接近于1,表明在人类活动持续影响下,其形状变得越来越规则;同时斑块数目增加,湖泊在面积萎缩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破碎,研究显示主要是道路修建所致导致的湖泊分割,湖泊被分割后,自净能力下降,会导致水体污染而最终被填埋。总之,10年武汉市湖泊景观环境朝着不良方向发展,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政策进行水域管理。  相似文献   
73.
Carbon intensity targets, namely carbon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are used as macro-level indicators of low carbon performance at the province- and city-level in China. However, this measure is too aggregated to provide a meaningful indication of low carbon performance and inform practic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Most traditional low carbon city indicators have no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national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s and do not provide municip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ors with the practical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inform low carbon development at the local level. This paper integrates city-level carbon intensity targets with a low carbon city indicator system by means of a decomposed method to offer a better approach for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ing Xiamen as a case study, one of the NDRC's low-carbon project areas, a target integrated indicator system is presented, including indicator values which have been determined through scenario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indicators and values can help local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meet their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s by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identifying sectors where there is scop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methodology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 city's low carbon performa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achieving a carbon reduction target, thereby enhancing the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   
74.
厦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陈鹏 《生态科学》2005,24(4):359-363
选取了厦门市1986年,1993年和2003年三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支持下,应用GIS技术获取滨海湿地基本数据,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过去17年间厦门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1986年的419.764km2下降至2003年的394.237km2,湿地斑块数量由1986年的810块增加至2003年的1092块.湿地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而研究区域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下降.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肾结石患病情况,并分析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饮食习惯等,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08名肾结石患者年龄18~75岁,45~55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4.04%,其次是35~44岁,占25.53%,55~64岁,占17.02%。单因素分析显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与吸烟指数、饮酒指数、饮食习惯、每日饮水量、直系亲属肾结石史、尿路感染史、BMI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是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于45~55岁,且该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BMI>24 kg/m2,可作为防治肾结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在中国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背景下,准确研判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特征,有利于探寻县级市绿地建设的问题根源和调控对策。以建制市为样本单元,以建成区绿地率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以1996—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实证表明:1)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起点低,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速呈逐渐降低态势,研究周期内均低于全国均值和其他行政等级城市;2)县级市市域间的建成区绿地率呈现逐步接近的趋势,相对差异率快速下降,但绝对差异率下降缓慢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县级市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相对稳定;中部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的增速及增幅均处于领先地位,东北部在上述两方面均较为落后。厘清近20年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科学制定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从育景和造景两方面解析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的特点和经验,揭示蕴含在园林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花木4个层面的气象育景功能;从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提炼气象造景的特点:由时现景、借物构景、多感交融。讨论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经验对当代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启发,包括融合育景和造景功能,构建与气候为友的安全、舒适、优美的城市;借气象造景修复人与气候的关系,激发全社会主动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  相似文献   
78.
薛婧妍  刘耕源 《生态学杂志》2018,29(12):4226-4238
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一组分的变化会对其他组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若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可持续发展隐患,需要采用“耦合”方法.本文明晰了“耦合”的3种应用情景及相应定义表述,同时对城市耦合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别从物理耦合视角及政策效果耦合视角进行能-水-食物-土地-气候变化(EWFLC)五系统两两分析总结.从物理耦合视角解读发现,目前的耦合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尺度,并且主要针对两个系统之间的直接耦合关系,间接耦合关系研究相对缺乏,两系统的关联多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从政策效果耦合视角来看,目前针对五系统的政策多面向直接解决目标系统问题,政策实施的中间目标大多可量化,且政策效果评估大多含有多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可同时结合物理耦合及政策效益耦合的城市EWFLC五系统分析框架,旨在帮助城市开展政策遴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一组分的变化会对其他组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若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可持续发展隐患,需要采用"耦合"方法.本文明晰了"耦合"的3种应用情景及相应定义表述,同时对城市耦合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别从物理耦合视角及政策效果耦合视角进行能-水-食物-土地-气候变化(EWFLC)五系统两两分析总结.从物理耦合视角解读发现,目前的耦合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尺度,并且主要针对两个系统之间的直接耦合关系,间接耦合关系研究相对缺乏,两系统的关联多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从政策效果耦合视角来看,目前针对五系统的政策多面向直接解决目标系统问题,政策实施的中间目标大多可量化,且政策效果评估大多含有多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可同时结合物理耦合及政策效益耦合的城市EWFLC五系统分析框架,旨在帮助城市开展政策遴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泉 《生态科学》1995,(2):134-14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园林绿化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森林包围城市,运用政策法令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