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4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25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广西百色盆地更新世樟科两种植物角质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的具角质层的两块叶化石,产自广西百色盆地更新统长蛇岭组。经与现代植物的角质层对比研究后,确定这两块叶化石分属于樟科的两属两种,即油丹(近似种)(Alseoda-phne cf.hainanensis Merr.)和紫楠(近似种)[Phoebe cf.sheareri(Hemsl.)Gamble]。研究结果表明,角质层在鉴定被子植物化石中具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昆都仑鱼(Kuntulunia)的新材料及其系统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对宁夏六盘山群马东山组的长鳍昆都仑鱼(Kuntulunia longipterus, Liu, Ma et Liu 1982)的新材料的研究,对其形态特征做了一些补充和订正。在此基础上,笔者支持刘宪亭等人将昆都仑鱼归入华夏鱼科(Huashiidae)及华夏鱼科归入骨舌鱼类的观点。并且认为华夏鱼类代表了一新的亚目——华夏鱼亚目(Huashioidei subordo. nov.)。  相似文献   
23.
异育淇鲫及其双亲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英培  刘红 《遗传学报》1990,17(1):34-37
用4.5%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研究了异育淇鲫及其母本淇鲫和父本兴国红鲤的肌可溶性蛋白以及肾、肝、眼、背白肌和心等五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酯酶(EST)。结果发现:异育淇鲫的肌可溶性蛋白以及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母本淇鲫相同而与父本兴国红鲤显著不同,因而认为异育淇鲫是淇鲫雌核发育的产物,父本基因对子代基本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异源精子在雌核发育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Synopsis Evidence is presented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nonparasitic lamprey, Lampetra (Eudontomyzon) gracilis Kux, 1965, is conspecific with the parasitic lamprey Eudontomyzon danfordi Regan, 1911.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the holotype and of the non-type material of E. gracilis are features found in E. danfordi specimens in their second and final year of adult life, thereby making the former a junior synonym of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25.
我采用点杂交的方法,对人β型血珠蛋白基因簇的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对DNase Ⅰ消化的敏感性作为染色质的结构参数,我将β型血珠蛋白基因簇中11个区域之间以及其与不表达基因区(乳糖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不变区λ轻链基因)的染色结构进行比较。实验的细胞系统为K 562红白血病细胞与人胚皮肤细胞株(HES)。所获得的结果提示,在细胞核内,表达基因的染色质结构疏松,对DNase Ⅰ消化的敏感性远较不表达基因区的为高。此外,本文还对有关点杂交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26.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沿海盐滩和河川出口的冲积盐性土上,包括24个科,47种,属于东方群系。从广西钦州湾开始经北海港,沿雷州半岛的海安分为两支,一支往南经海南岛的儋县新英港,向东经琼山县的东寨港和文昌县的清澜港,沿着东海岸至崖县的三亚港,又折向北到达东方县的八所港;另一支向东北经湛江的赤坎,阳江的海陵岛,台山的上下川岛,中山的三灶岛,新会的崖门,再沿海岸往北至福建的福鼎和台湾的新竹港。根据我国红树林的主要构成种类、外貌、生境,大致可分为3大群系和10个群落。(1) 矮灌木群系——这个群系多见于纬度稍高的海滩前缘,包括海榄雌群落和桐花树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处于前期阶段。(2) 高大稠密灌木群系——这个群系由于气温、年降雨量的差异和土壤性质的不同,组成这个群系的种类也有不同,不过都是以红树族的种类为建群种,它包括4个群落:红树群落、红海兰群落和角果木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属于中期阶段。(3) 乔木群系——这个群系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北和东部海岸,所在地一般地势较高,前缘地带每日潮涨仍有海水浸淹。后缘地带只有每月大潮时才有海水到达,土壤比较固结,它包括木榄群落、海莲和尖瓣海莲群落、海桑群落及半红树林水椰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是处于后期阶段。组成我国红树林的种类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角果木是优质单宁的原料,有些种类经过发酵处理成为高营养的饲料和肥料。此外,沿海浮游生物的产量有红树林比无红树林的地带高达7倍,因此加强对红树林的经营和保护应采取积极态度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正> The mastodont material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ssociated with Amblycastor tunggurensis, Amphicyon sp., Anchitherium cf. aurelianense, Brachypotherium sp., ?Chilotherium sp., Stephanocemas thomsoni, Dicrocerus grangeri, Eotragus sp., Oioceros grangeri and O. noverc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aramagai formation of Junggar Basin in Xinjiang by an IVPP field team in 1982. The geology of the area has already been reported by Tong (1986, 1987). The mastodont fossils found at 5 sites on the north and west banks of the Ulungur river, Junggar Basin are abundant. They comprise 5 species, among which is one new species.The author is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IVPP field team (Tong, Y., the head of the 1982 Junggar field team) allocating the mastodont materials for me to study.  相似文献   
28.
中国的红树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沿海盐滩和河川出口的冲积盐性土上,包括24个科,47种,属于东方群系。从广西钦州湾开始经北海港,沿雷州半岛的海安分为两支,一支往南经海南岛的儋县新英港,向东经琼山县的东寨港和文昌县的清澜港,沿着东海岸至崖县的三亚港,又折向北到达东方县的八所港;另一支向东北经湛江的赤坎,阳江的海陵岛,台山的上下川岛,中山的三灶岛,新会的崖门,再沿海岸往北至福建的福鼎和台湾的新竹港。根据我国红树林的主要构成种类、外貌、生境,大致可分为3大群系和10个群落。(1) 矮灌木群系——这个群系多见于纬度稍高的海滩前缘,包括海榄雌群落和桐花树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处于前期阶段。(2) 高大稠密灌木群系——这个群系由于气温、年降雨量的差异和土壤性质的不同,组成这个群系的种类也有不同,不过都是以红树族的种类为建群种,它包括4个群落:红树群落、红海兰群落和角果木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属于中期阶段。(3) 乔木群系——这个群系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北和东部海岸,所在地一般地势较高,前缘地带每日潮涨仍有海水浸淹。后缘地带只有每月大潮时才有海水到达,土壤比较固结,它包括木榄群落、海莲和尖瓣海莲群落、海桑群落及半红树林水椰群落。这些群落在演替上是处于后期阶段。组成我国红树林的种类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角果木是优质单宁的原料,有些种类经过发酵处理成为高营养的饲料和肥料。此外,沿海浮游生物的产量有红树林比无红树林的地带高达7倍,因此加强对红树林的经营和保护应采取积极态度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东南亚和云南爬行动物区系的一致性及其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大同 《动物学研究》1992,13(2):101-108
云南与川、黔、贵等邻近省区都属于东南亚的一部分。依据爬行动物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把云南爬行动物区系起源和演化与东南亚甚至南亚的爬行动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可能为解决东南亚及云南爬行动物某些类群的起源这一共同性问题,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本文将印度半岛、东南亚及其邻近岛屿现生爬行动物与世界范围的相同科级阶元的分布进行比较,并以古地质、古地理演变资料推论科级阶元同祖先起源地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将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邻近岛屿,云南高原及邻近地区爬行动物的科属种进行比较,以探讨地区间差异的规律性。运用新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观点阐明其物种或类群的迁移规律及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30.
本文使用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作为指示器研究明通河污水和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后水质的致突变性。蝌蚪在各种水样品中暴露7天。采心脏血制片。在对照组中,微核率分别为4.40‰和4.68‰。1/4明通河污水组诱发蝌蚪的微核率是17.01‰。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