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 are those of the most powerful pathogenic factors that related to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 our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ymol on AGE induced cell injury and apoptosis in human podocytes (HPCs) and attempted to clarify its mechanism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stimulation with AGE could significantly activate RhoA/NF-κB pathway. Results showed thymol could markedly suppres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cell apoptosis and disordered cytoskeleton. Also thymol restored the expression of podocin, restrained migration capacity.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t could restore the expression of RhoA, ROCK and vimentin, nephrin, podocin and p65 and IκBα phosphorylation. Moreover, si-RhoA also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ROCK, and vimentin an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65 and IκBα. In conclusion, thymol inhibits AGE-induced cell injury in HPCs by suppressing the RhoA-NF-κB pathway and may be apromising therapeutic agent.  相似文献   
62.
63.
卫星土壤水分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泓羽  吴静  李纯斌  李政  秦格霞 《生态学报》2020,40(24):9195-9207
为了分析土壤水分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利用青藏高原地区地下5 cm深度的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结合多种评价指标(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偏差Bias和无偏均方根误差ubRMSE)对土壤水分主动-被动探测卫星(SMAP)、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2(AMSR2)、风云三号(FY-3B)土壤水分产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产品均能反映青藏高原的土壤水分变化,在降水较多的季节,三种产品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土壤水分产品在夏季和秋季反演效果好于冬季和春季,并且在秋季与实测值更接近。其中,SMAP产品在各个区域都能反映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趋势,并普遍在夏季高估、冬季低估;AMSR2产品在夏季低估,冬季明显高估;FY-3B产品在夏季普遍低估。(3)土壤水分产品在那曲和狮泉河地区反演结果较好,在那曲地区与实测值相关性最高;在玛曲地区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相关系数较高,但RMSE和Bias同样较高,整体精度较差;SMAP产品在阿里地区满足目标精度。综合来看,SMAP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反演结果较为稳定,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对较大的R和较小的RMSE和Bias。  相似文献   
64.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和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容易在自由基或非自由基以及酶促条件下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磷脂(oxidizedphospholipids,OxPLs),并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氧化产物。临床证据表明,OxPL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和转化,并在病变处积累。OxPL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混合物,可通过多种相关受体或信号通路影响AS病变进程。本文综述了磷脂氧化过程、相关产物,以及OxPLs通过与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和脂蛋白相互作用参与AS病变过程,并对近年来将OxPLs作为抑制AS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5.
代谢工程学科建立30年以来先后与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发生深度的交叉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技术产业的进步和升级。文中首先基于SCI论文发表情况对30年来代谢工程学术研究现状和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随后总结了近10年来系统生物学方法和合成生物学的主要使能技术在代谢工程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目前代谢工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链霉菌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链霉菌有巨大的生物合成潜力,平均每株菌拥有20–40个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常规的实验室条件下,大多数链霉菌来源的天然产物产量较低,影响了对其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由于链霉菌中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调控,对于这些调控因子和调控网络的深入研究将有力地促进链霉菌来源的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开发利用。文中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链霉菌来源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途径特异性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在提高相应天然产物产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作为重要的工业发酵微生物,在有机酸、蛋白质及次级代谢产物等关键生物基产品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代谢工程理念提出以来,尤其是代谢工程使能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丝状真菌细胞工厂的构建及其在工业发酵领域的应用。文中将系统介绍近年来丝状真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基化学品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丝状真菌代谢工程中关键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8.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即整合质谱成像和代谢组学技术,对动/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内/外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和差异性空间分布进行精准测定。质谱成像技术因其具有无标记、非特异、高灵敏度、高化学覆盖、元素/分子同时检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组织中各类代谢物、多肽和蛋白的时空分布研究。首先介绍了代谢组学和质谱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重点综述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在动物组织、植物组织和单细胞水平上的前沿应用。最后展望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的现有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是继代谢组学之后又一门新兴的分子成像组学技术,能够无标记、可视化检测动物组织中外源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植物组织中多种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途径和积累规律。该技术将推动靶向药物发现、病理机制解析和动植物生长发育密切关联的空间代谢网络调控等前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9.
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包括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蛹虫草菌固液发酵产物、 微生物发酵蛹虫草残基等产品。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虫草素、腺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在畜禽、反刍动物、水产品等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均获得较好的 效果。对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利用蛹虫草菌及培养残基制作发酵饲料等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70.
Nutritional risk in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food safety.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identify the food type consumed by 6–17-year-old school-going children in Saudi Arabia. Eight permitted artificial food color additives, including Tartrazine (E102), Sunset Yellow (E110), Carmoisine (E122), Allura Red (E129), Indigo Carmine (E132), Brilliant Blue (E133), Fast Green (E143), and Black PN (E151), and two non-permitted ones, Erythrosine (E127) and Red 2G (E128), were determined using 24-h dietary recall questionnaires. Artificial color additives in 839 food products were divided into nine categories, including biscuits, cakes, chocolates, chips, ice cream, juices and drinks, candy, jelly, and chewing gum, are determin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diode array detector.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high intake of juices and drinks, ice cream, and cakes, but low consumption of chewing gum among school-going children. Among the permitted artificial food color additives, Brilliant Blue (E133) (54.1%) and Tartrazine (E102) (42.3%)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unset Yellow (E110) in one chocolate sample, Tartrazine (E102) and Sunset Yellow (E110) in one and two juice and drink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Brilliant Blue (E133) in two candy samples exceeded the permitted level. Therefor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ossibl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 intake of these additives in artificial food coloring on the test population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