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99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我国棉花枯萎菌3个生理小种(3、7、8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11个省(自治区)的26个代表菌株及国外3个不同生理小种对照菌株进行RAPD-PCR增,共产生了140个RAPD分子标记,其中87.8%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供试小种间的亲缘关系,并寻找到了我国3、7、8号小种的特异条带,为确立我国棉花枯萎菌生理小种在国际上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992.
切割野生型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菌落的菌丝尖端,得到菌株Ag149,该菌株是一个异核体,其菌落出现明显角变,自角变处经单孢分离和继代培养,得到三种表观性状稳定的分离子:Ag149-I、Ag149-II和Ag149-III。它们在色素产生、菌落质地、孢子产量以及致病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对这三种核型分离子核DNA进行RAPD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岑溪优质八角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寿芬  刘绍华   《广西植物》2000,20(1):69-70
报导用 GC法对广西岑溪优质八角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分离出 2 5个组分 ,其中鉴定出2 4个组分 ,占总组分的 99.9%。主要组分是反式 -茴香醚 (93.5% ) ,而顺式 -茴香醚只占 0 .13%。  相似文献   
994.
Viability in a pink environment: why "white noise" models can be dangero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rales 《Ecology letters》1999,2(4):228-232
Analysis of long time series suggests that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s may be accurately represented by 1/ f   noise (pink noise), where temporal correlation is found at several scales, and the range of fluctuations increases over tim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coloured nois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used first or second order autoregressive noise. I examined the importance of coloured noise for extinction risk using true 1/ f   noise. I also considered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extinction risk with a limited sample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Pink noise environments increased extinction risk in random walk models wher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ffected the growth rate. However, pink noise environments decreased extinction risk in the Ricker model wher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modified the carrying capacity. Underestim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riance almost always yielded underestimation of extinction risk. For either 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we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long-term behaviour of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how we include environmental noise in pop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995.
长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4年8月28日至9月6日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嵌套式外业调查,应用CANOCO4.0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并作出了物种、样点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长江水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及其形成的营养盐梯度差异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系数,影响这一海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透明度、硝酸盐和硅酸盐。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细长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 f. gracillima)的分布和硝酸盐以及盐度、浊度密切相关,中肋骨条藻适合在低盐度高浊度高硝酸盐浓度的河口水域生存,而细长翼鼻状藻则分布于高盐度高透明度低硝酸盐浓度的开阔海。排序揭示了浮游植物物种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以及它们在不同资源维上的生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6.
Aeschynanthus hildebrandii Hemsl. ex Hook. f. is reported as a new record for China.  相似文献   
997.
木槿的发育可塑性及种下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刚荣 《植物研究》2003,23(3):340-344
对紫花单瓣木槿、紫花重瓣木槿和牡丹木槿在叶和花部性状上的发育可塑性研究表明,三个种下类群,特别是紫花单瓣木槿和牡丹木槿的叶片性状具有很大的发育可塑性,但花部性状的发育可塑性则相对很小,暗示着花部性状较叶片性状具有更大的分类价值。通过种下类群间表型性状的比较,发现牡丹木槿在叶缘、叶柄长度、花色、花冠直径、花梗长度、果实长宽比等性状上都与其它两个类群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建议将牡丹木槿确立为亚种(H. syriacus Linn. subsp. paeoniflorus (Gagnep.)G. R. Shi)  相似文献   
998.
SDSC-TAB和高盐沉淀法提取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枯萎病菌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SDS- CTAB法和高盐沉淀法提纯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结果表明:高盐沉淀法是适合于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OD2 60 2 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一条带型较宽且清晰的DNA谱带,DNA浓度较高,基本无DNA碎带;不用RNase处理,已无RNA的干扰,无需任何纯化处理即可用于PCR扩增和RAPD分析。同时对DNA提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各地所使用的常用中药“桑寄生”,除《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外 ,还来源于同科多种植物 ,扁枝槲寄生即为商品药材之一 ,并已载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为便于药材鉴定和进行质量评价 ,本文对扁枝槲寄生进行了显微组织特征的分析 ,并用 TL C法和 UV法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兴安松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海  刘宇明 《植物研究》1999,19(3):323-323
兴安松为偃松一变型,近年来才发现,数量甚少,为加强对这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是繁殖兴安松有效的方法;红松和樟子松是最理想的砧木。由于嫁接成功,使兴安松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得到了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