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杰 《蛇志》2007,19(1):38-39
目的观察抗银环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对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抗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救治23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银环蛇咬伤患者及早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毒蛇咬伤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间为2.5~16h。当患者出现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困难时,即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抗蛇毒血清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张剑锋  李其斌 《蛇志》2007,19(2):118-120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毒蛇咬伤患者38例,应用抗蛇毒血清、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经综合救治措施治疗,38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综合救治措施是抢救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文军  乐冬友  徐自强 《蛇志》2014,(2):173-174
目的探讨临床上缺乏抗银环蛇蛇毒血清治疗银环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银环蛇咬伤患者9例与同期67例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变化与转归。结果经机械通气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肺部抗感染治疗,9例未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患者均成活,但较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明显增加。结论重症银环蛇伤患者在缺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时,应用机械呼吸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积极抗感染治疗也能救治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血循毒蛇咬伤患者激素使用最佳剂量。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4年血循毒蛇咬伤住院患者339例,随机给予5~40mg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其需要使用激素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15mg剂量组需要使用激素时间分别为2.29、2.30天,相对于5、20、25、30、40mg剂量组(分别为5.30、3.22、3.50、3.34、3.25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mg剂量组的住院时间为7.58天,相对于10、15、20、25、30、40 mg剂量组(分别为4.01、3.94、3.90、3.88、3.91、4.30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mg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8%、4.00%,相对于5、20、25、30、40mg剂量组(分别为14.70%、10.42%、14.29%、17.50%、21.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15mg剂量为血循毒蛇咬伤患者激素使用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56.
王灵  王万灵 《蛇志》2014,(3):287-289
目的观察甘露醇对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肌酸激酶(CK)值的影响,降低和预防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我院2009~2013年血循毒蛇咬伤住院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3h内开始使用甘露醇125~250ml每12h1次输注作CK预处理;B组(对照组)未使用甘露醇。观察比较两组CK值差异、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A组CK值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为5%、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为0%、平均住院天数为4.78天,明显低于B组的20.45%、4.55%和6.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甘露醇对CK干预是减少及预防血循毒蛇咬伤后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对血循毒蛇咬伤无明显禁忌证的患者甘露醇可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57.
Wild King Cobras, Ophiophagus hannah, are known to prey almost exclusively on snakes. We observed opportunistic ingestion of a plastic bag by a radio-tracked adult male O. hannah, which was detrimental to the health of the individual and likely lead to its death. Our observation demonstrates that improper disposal of food and plastic waste can be a threat to snakes, highlighting the need to maintain a waste-fre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areas inhabited by vulnerable species.  相似文献   
58.
59.
While conducting projects on ticks from deer and on tick ecology in animal trails in an Atlantic rainforest reserve in Southeastern Brazil, researchers of our group were bitten by ticks several times. Some of these episodes were recorded. Three species of adult ticks attached to humans: Amblyomma brasiliense Aragão, Amblyomma incisum Neumann, and Amblyomma ovale Koch. Eight nymphal attachments with engorgement on humans were recorded. From these, six molted to adults of A. incisum, one to an adult of A. brasiliense, and one had an anomalous molting, therefore the adult tick could not be properly identified. Local reactions to tick attachment varied among individual hosts from almost imperceptible to intense. Especially itching, but hyperemia and swelling as well, wer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reaction. Overall it can be affirmed that human beings can be a physiologically suitable host species for ticks in the Atlantic rainforest and that itching was an important if not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resistance to tick bite.  相似文献   
60.
蛇伤一号合剂治疗五步蛇咬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广  曾仲意  陈彩凤  陈生  张忠 《蛇志》2004,16(1):21-2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一号合剂,观察两组痊愈情况及病人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