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2篇
  免费   1318篇
  国内免费   2369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33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81篇
  1984年   178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177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135篇
  1979年   112篇
  1978年   92篇
  1977年   91篇
  1976年   79篇
  1975年   49篇
  1974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91.
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宝贵  刘霞  吴瑶  钟正  陈宇炜 《生态学报》2016,36(24):8205-8213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丰水为湖,枯水为河"的独特特点。为探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09年全年采集其不同季节、不同水位期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与河流浮游甲壳群落具有相似性。无节幼体、象鼻溞、剑水蚤等河流优势类群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中占优势;而哲水蚤和溞属仅在低水位季节占优势,枝角类丰度仅在高温、高水位、流速缓的季节高过桡足类。丰水期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远远高于枯水期,可达枯水期的50倍,差异极其显著(P0.01)。温度和水位变化引起的环境因子改变是导致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发生季节演替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枯立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群落动态和演替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位于桂西南的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以样地中2011年第一次植被调查数据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1 cm的枯立木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空间自相关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径级(小径级,1 cm≤DBH5 cm;中径级,5 cm≤DBH15 cm;大径级,15 cm≤DBH)的空间分布格局、枯立木多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生境关联性等。结果表明:枯立木所有个体和小径级分别在0~4 m和0~5 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其它尺度为随机分布;中径级和大径级在0~30 m尺度上均为随机分布。大径级与凹凸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所有个体和小径级与干旱度指数和样方内所有植株个体数为显著正相关,所有个体和小径级与样方内最大胸径和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所有个体和小径级与3种生境类型间的关联性并不显著;中径级与山坡呈正关联性、与山脊呈负关联性、与山谷无显著关联性;大径级与山谷呈正关联性、与山坡无显著关联性、与山脊呈负关联性。在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枯立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随机分布,仅小径级在小尺度内聚集分布,而较大径级在样地中表现出一定的生境关联性;树木死亡过程可能是小尺度内密度制约、大尺度内生境过滤和个体自然衰老等生态学过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3.
正相对于西方而言,古北区的东侧,轮虫的研究资料非常缺乏~([3])。中国现存的很多轮虫资料也已经非常陈旧~([4—6]),当然,近年也有一些论文相继报道了这一淡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浮游动物类群~([7—12]),其中不乏涉及分子方法研究轮虫分类~([13])和轮虫的生态研究~([14])。但是从已有的资料可以发现,很多已知的轮虫分布大多集中在武汉、海南、洞庭湖、西藏等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然的现象,即只有中国的这些地方被较为详细地研究过,  相似文献   
994.
地形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丰富度及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40个(20×20m2)植物群落调查样方为基础,并采用回归分析和典型对应分析(CCA)的方法研究该区地形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以明确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为该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40个调查样地共有植物633种,隶属133科,316属,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50种,草本365种。(2)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结果显示,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别与海拔、坡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大,沿坡度梯度先减少后增大之后又减小。(3)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在所有海拔段,乔木物种丰富度始终低于灌木和草本植物;在低、中低海拔地带,灌木物种丰富度均高于乔木和草本植物;而在中、高海拔地带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大且高于乔木和灌木。(4)CC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植物物种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按其影响强度排序为海拔坡度坡位坡向,说明海拔是影响该区植物物种分布最重要的地形因子。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ttending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development‐induced displacement is critical even for projects that involve resettlement of small populations. Taking the resettlement of two villages by the Lihir Gold Mine in Papua New Guinea as a unique case study, I analyse why one village was relatively successfully resettled,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very complicated, leading to hostility and conflict. In these cases the initial focus of all concerned in reaching a resettlement agreement was on the adequacy of compensation and housing, which mimicked the focus in the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90s on impoverishment and compensation. From the late 1990s there have been calls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 Early attention to these factors in the Lihir case, particularly the key concepts of emplacement and disemplacement, would have highlighted flaws in the resettlement agreement and would have made it easier to avert th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that arose.  相似文献   
996.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采用与定量PCR相同的荧光化学原理和不同的数学原理来实现对靶标核酸序列的绝对定量,其摒弃了对外部参照的依赖,同时具有更高的数据精密度,提高了重复性和再现性。数字PCR的应用涵盖生命科学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检验领域,其对疾病相关核酸分子标记的准确分析,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疗效评估提供了动态量化指标。数字PCR的出现将推动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迈入精准定量阶段。本文就数字PCR尤其是微滴式数字PCR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条件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54,采用非手术治疗)和PKP组(n=55,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椎体指标、生活质量、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标准生理组分(PCS)、标准心理组分(M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KP组PCS、MC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缓解患者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伤椎后凸畸形,且不会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98.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诊断能力以及现代化程度。新医改政策出台后,各地均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随着医疗设备种类的增加,给医院设备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从而导致现阶段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问题较多。本文简短叙述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以及当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所描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新媒体背景下的医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通过手机依赖和人际关系量表开展匿名问卷调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医学生中手机依赖阳性检出率为35.81%,人际交往敏感检出率为33.78%。手机依赖组的人际关系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组(P0.05);同时,手机依赖量表与人际关系量表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锻炼频率对手机依赖有反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中的交际与交友维度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医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交往情况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社会各界应关注医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引发的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00.
GC含量是核酸序列组成的重要特征,其含量可作为反映进化的一种指标。为了探索GC含量作用于基因组的进化压力,本研究研究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种模式微生物基因组编码序列的GC含量,分析了其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编码序列长度的关联,结果发现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序列相对频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编码序列的GC含量随序列相对频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分布曲线我们推测这种规律应该符合某种分布,并用各种分布函数进行拟合,研究结果发现基因组中编码序列的GC含量随序列频数的分布与高斯分布相符合,且这种分布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间有显著区别。另外,不同长度的编码序列GC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编码序列的GC含量与序列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