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9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汪淼  陈振杰  周琛 《生态学报》2023,43(13):5347-5356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对城市宜居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常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两步移动搜索法即是一种直观、运算简便、应用广泛的可达性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未考虑需求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需求者属性特征以及空间分布,通过分类细化需求主体改进搜索策略,改善两步移动搜索法传统研究未考虑不同群体差异性、统计数据滞后、空间尺度粗等弊端。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江南主城可达性总体比江北新区高,低值区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绿色开敞空间资源规模小的中心城区周边;不同人群的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总体格局相似,但在数值上老年人可达性均值是其他年龄段的14.60%,工作人群可达性均值是居住人群的86.02%,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在享受绿色开敞空间服务中被边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南京市绿色开敞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After abandonment of chalk grassland in the Netherlands, Brachypodium pinnatum had become very dominant and this resulted in a dramatic decrease of plant diversity. Restoration of these abandoned sites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 former high diversity with many nationally endangered species. To restore the chalk grassland vegetation, th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utting regimes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ree years. The thick litter layer and the dominance of Brachypodium was strongly reduced after introduction of all cutting regimes. In all cutting treatments forb phytomas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especially in the twice-a-year cutting vegetation, where the forb phytomass became as high as that of Brachypodium. Phanerogamic species diversity was stimulated in all cutting regimes. Especially the number of short-lived forbs. with a persistent seed bank, increased markedly in the twice-a-year cutting treat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cutting the vegetation twice is adequate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thick litter layer and the abundant growth of Brachypodium. It creates an appropriate starting point for more detinite management, whether mowing or grazing. However, the restoration of a more complete species assortment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re-invasion possibilities of these species.  相似文献   
83.
An acceleration of soil respiration with de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 was suggested in the field measurements. The result supporrs that obtained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CO2 concentrations in a chamber of the alkali absorption method (the AA-method) were about 150–250 parts/106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tmosphere (about 350 parts/106), while those observed in the open-flow IRGA method (the OF-method) were nearly equal to the soil surface CO2 levels. The AA-method at such low CO2 levels in the chamber appears to overestimate the soil respir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s obtained by the AA-method were about twice as large as those by the OF-method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This finding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with respect to the validity of the existing data obtained by the AA-method and the estimation of changes in the terrestrial carbon flow with elevated CO2  相似文献   
84.
张霞  曹阳  陈峰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3):1345-1353
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多年来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主动性是学习效果的核心要素。鉴于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总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得到体现。我们近年来采用轮流组长责任制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每位学生在担任组长工作时从课前任务、课堂执行、课后总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担任组长时也会积极主动地配合组长工作。最终,实验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占比、体现素质能力培养的成绩分项都显著提升。同时,课程教学也收获了良好的学生认可和反馈。  相似文献   
85.
生物脱氮是由微生物主导的地球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等过程。在微生物联合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一系列作用转化为氮气,这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以信号分子为媒介通过改变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来调节微生物的各种行为。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调控QS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具有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各种信号分子类型,从基因组学、实际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各类信号分子以及检测方法,同时针对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 homoserine lactones,AHLs)类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信号分子研究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仅研究了单一信号分子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未来可将信号分子应用于实际污水,研究多种信号分子共同作用以及多种微生物之间的QS现象。  相似文献   
86.
徐晓宇  王睿  邱立朋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604-5613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将制药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实验教学项目设置成入门、进阶和自主3种项目等级。实验项目内容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层层相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线上教学手段和竞赛机制的支持。实践结果表明,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两个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论文撰写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值得后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生物电磁学参数中的电导率与组织的功能性信息直接相关,精准重建生物组织电导率在医学成像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改进定量微波热声层析成像(microwave-induced thermoacoustic tomography,MTAT)算法,使组织电导率的重建精度提高。方法 本文在利用有限元离散法求解热声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牛顿迭代法(regularized Newton iteration method,RNIM)定量重建组织电导率的改进方法。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和含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仿体实验,验证了算法改进的有效性。组织仿体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在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对比度情况下,相比于定量微波热声层析成像采用拟合(fitting)的方法,采用正则化牛顿法定量重建的仿体电导率相对误差明显降低,重建目标精度提高。在仿体实验中采用RNIM方法重建相同浓度的单目标在不同位置的电导率变化幅度更小,以及重建多目标电导率的相对比值与实际更接近,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稳定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能更加准确地定量重建组织仿体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88.
电场对完整青蛙横纹肌收缩机理的椭圆偏振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能反映肌纤维内部结构的椭圆偏振参数研究恒定电场,脉冲电场对完整的青蛙横纹肌收缩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场对肌纤维作用后,肌质网释放钙离子,致使肌纤维中蛋白质分子运动后出现收缩效应。实验发现:椭圆偏参数的测量灵敏度和肌小节长度有关,蛋白质运动规律和电场的性质的关系无的差异,只有量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随着电场强度的逐渐增强,其退偏率的变化呈先下降一上升的凹形曲线,这是由于电场引起的肌球蛋白分子极  相似文献   
89.
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系我国杨树新发生的一种病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有2种形状,无色透明、单胞,呈纺缍形孢子大小为1.64—2.74×9.59—13.7μm。线形孢子顶端弯钩状大小为1.37—1.78×15—27.4μm。病原菌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为PDA、麦芽粉、豆饼粉培养基;温度为25—32℃和pH6—10。本病于4月下旬发病,5月中下旬分生孢子成熟,6月中下旬为分生孢子飞散高峰期。经室内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砷的200倍液浸泡插穗30、60、90分钟处理均有药害,采用100—200倍液浸泡10分钟无药害,对病害有防效。造林地幼树可采用上述药剂的100倍液进行刮破病斑涂抹,防效可达87.5%。  相似文献   
90.
为进一步解决感染酵母样真菌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我们采用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鉴定和分类酵母样真菌的方法——纸片法,同时对纸片法与传统的方法(生长图谱法)进行了比较。217株酵母样真菌的鉴定结果准确率达100%,其中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155株占71.42%,为最常见菌,其次是热带念珠20株占9.22%,其它四种念珠菌16株占7.37%,还有分类及种未定酵母菌26株占11.98%。以上观察结果其检出率和国内外报道的资料相似。我们认为用纸片法鉴定酵母样真菌,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准确快速,可尽早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