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8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描述了产自广西木兰科一新种:靖西长喙木兰(Lirianthe jingxiensis Y. H. Tong&N. H. Xia)。本种形态上与绢毛木兰[L. albosericea(Chun&C. H. Tsoong)N. H. Xia&C. Y. Wu]接近,但区别在于该种植株较矮,幼枝、叶柄和幼叶被黄棕色绢毛,叶柄较宽,叶片较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短渐尖,花被片较大,心皮数目较多,被黄棕色绢毛。  相似文献   
62.
【目的】股带针蓟马,又称温室条带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农业害虫,寄主超过50种,在一些国家被列为检疫性生物。2020年9月,在北京发现其成虫和幼虫危害海芋叶片,本文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数据、分布地区及寄主植物等数据,以期为其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拍打法收集标本;采用非破坏性方法提取单头蓟马DNA,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制作永久玻片进行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鉴定其为股带针蓟马,是中国新记录属、种,海芋是该种新记录的寄主植物。股带针蓟马与该属其他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种前翅的亚中部浅色带比端部暗带短。COⅠ分子序列分析表明,北京种群与国外种群聚集成一个分支,序列相似性高达100%。【结论】应采取进一步调查、监测和管理措施,防止该种外来有害蓟马的传播。  相似文献   
63.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93,13(1):1-10
自H.Smith在二十,三十年代从我国采集的紫草科标本中鉴定出15属,36种,4变种,均属紫草亚科,其中包括附地菜属一新种,其中,这批标本本来应该包括更多的新种,如Johnston在1928年及以后描述的Microula rockii Johnst.,Onosma mertensioides Johnst.,O.adenopus Johnst.,Trionotis floribunda Johnst.,Kitagawa在六十年代描述的Lappula shanhsiensis Kitag.,本文作者和王庆瑞在八十年代描述的Microula pseudotrichocarpa W.T.Wang,M.turbinata W.T.Wang,M.turbinata W.T.Wang,M.floribunda W.T.Wang,Trigontis longipes W.T.Wang,T.corispermoides C.J.wang。只是由于这批柴草科标本未得到及时鉴定,才推迟了这10个种的发表。  相似文献   
64.
昆明附近早寒武世遗迹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昆明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和沧浪铺组乌龙箐段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共13属15种,其中1新属6新种为:QipanshanichnusgyrusLuoetTaoichnogen.etichnosp.nov.,ArthrophycusqiongzhusiensisLuoichnosp.nov.,BifungiteskunyangensisLuoichnosp.nov.,CruzianabeifengwanensisLuoetGaoichnosp.nov.,PalaeophycusbeifengwanensisLuoichnosp.nov.,ArchaeichniumkunmingensisLuoichnosp.nov.。这些遗迹化石均产于开阔台地相潮下带的低能环境,为浅海相的Gruziana遗迹相。  相似文献   
65.
66.
丁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6,23(4):268-275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猪精子中与卵透明带糖蛋白ZP3结合的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次经PSL-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和纤维素CM-52离子交换层析柱,从猪精子的CHAPS抽提液分离得4个蛋白质组分。用固相透明带精蛋白结合试验(IZPGBA)检测;表明精子蛋白SP1和SP2具有结合透明带糖蛋白ZP3的活性,SP2并显示凝集血球的活性。精子蛋白SP1与卵预温育明显抑制精卵结合,抑制活性与加入的精子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用生物素标记的ZP3和蛋白质印迹技术,证明SP1中的68kD精子蛋白与ZP3结合,提示68kD精子蛋白参与精卵结合。  相似文献   
68.
大麦G-带变动性以及与染色粒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选择第6染色体进行的比较显示,减数分裂的染色粒与有丝分裂的G-带带纹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G-带带纹和染色粒间的数目、位置和着色程度上都具一致性。对G-带性质和植物中G-带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尹敬如  朱慧君 《兽类学报》1996,16(3):233-234
喜马拉雅旱獭G带染色体研究尹敬如,朱慧君,王文青,杨生玺,李芳(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广泛栖息的野生哺乳动物,其皮、毛、肉、油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王懋钦等(1989,兽...  相似文献   
70.
红细胞膜骨架与脂双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带4.1蛋白与血型糖蛋白C/D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和机械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带4.1蛋白在血型糖蛋白C、D上的结合位点分别位于血型糖蛋白C的第82~98位氨基酸残基和血型糖蛋白D的第61~77位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