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汉彬 《四川动物》1992,11(2):7-12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的虻属五新种:似类柯虻Tabanus cordigeroides sp.nov.、贵州虻T.guizhouensis sp.nov.、似杭州虻T.hongchowoides sp,nov.、伪青腹虻T.Pseudoliuiuentris sp.nov.和亚岷山虻T.subminshanensis sp. nov.,并分别进行了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2.
湖北菱科的数量分类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菱科(Trapaceae)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浮叶草本,常见于湖泊,池塘及沟渠中。全世界约有70余种,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的温带、亚热带地区,亦见于热带地区,如印度,东南亚及非洲,后来被引进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中国有5至10种及其栽培种。菱科为一单属科。自林奈时期以来,菱科的分类学研究一直是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  相似文献   
13.
湖北蕨类植物区系基本成分和主要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湖北蕨类植物区系中,属种数量最多的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并以鳞毛蕨属(Dryopteris)、耳蕨属(Polystichum)和蹄盖蕨属(Athyrium)为最主要代表。区系的主要特点为:种类丰富,地理成分错综复杂,联系广泛,显示出多种区系成分交叉在一起的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云南壮异蝽属及娇异蝽属新种记述(半翅目:异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树芝 《动物学研究》1986,7(2):139-146
云南地区的壮异蝽属(Urochela Dallas)和娇异蝽属(Hrostylis Westwood)截止到目前共记录23种。本文记述了在该省西部地区发现的5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 钩壮异蝽Urochela hamata,新种(图1,2) 体黄褐色,具黑褐色花斑及黑色刻点。触角第4节中部及第5节基半部为淡黄色;  相似文献   
15.
十余年来,广东、河南、陕西等省均报告有形态特殊的间日疟原虫存在,并曾被命名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cleatum)(江静波等,1965),或称为变异的间日疟原虫(张奎等,1980),以上命名均是以疟原虫红内期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其在蚊体内的发育特征如何,则尚缺乏报告。1979年我们曾初步观察了该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江静波等,1980),于后,1980年又对该种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采集标本基础上,结合分析大量有关资料,讨论了鄂西南香蒲科等四科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区系组成包括5属20种2变种1杂种。其中有1新种1新变种和3个湖北分布新记录。2.区系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对湖北同类区系具有代表性。3.有一定比例的特有成分(8.70%)。4.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但主要具有东亚亚热带一温带分布(26.09%)和世界性分布(26.09%)的性质。5.本区四科植物区系主要与处于我国地貌第三级阶梯上的省区发生密切联系。其区系分区,在亚区的划分上与陆生种子植物相同。  相似文献   
17.
壤白蚁属Parahy potermes Zhu et Huang,新属 模式种:曼允壤白蚁Parahy potermes manyunensis,新种。 属征:兵蚁头近卵圆形,头背面被毛稀少,两侧缘于触角前骤然狭缩,头中部最宽,后缘宽圆,头背面中部明显隆起;左上颚内缘中部第1缘齿上方具2—3枚小齿。 比较与讨论:本新属与地白蚁属Hypotermes Holmgren较接近。但Hypotermes头两侧缘触角前不呈狭缩状;左上颚第1缘齿上方不具锯齿状小齿;头背面中部呈弧状隆起。  相似文献   
18.
湖北第二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经调查记述了湖北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分属12科16属,可为我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寄螨亚科(Parasitinae)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文内测量单位为微米,括号内为测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湖北南襄盆地枣阳凹陷第三纪轮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南襄盆地枣阳凹陷第三系玉皇顶组到凤凰镇组轮藻化石。共划分出4个组合,其时代分别属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晚始新世和渐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