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31.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DVC)内orexin-A对顺铂所致胃功能紊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只大鼠并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NS组);24 h顺铂治疗组;48 h顺铂治疗组。24 h顺铂治疗组和48 h顺铂治疗组大鼠分别在腹腔注射顺铂后24 h和48 h处死大鼠,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采用定量实时PCR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 mRNA的表达,ELISA测量大鼠脑脊液中P物质水平;DVC内微量注射orexin-A和ghrelin受体拮抗剂后,检测大鼠食物和高岭土的摄入量。结果:顺铂可显著减少大鼠下丘脑orexin-A mRNA表达,增加其脑脊液内P物质的浓度。外源性orexin-A可改善顺铂引起的厌食症和异食癖。orexin-A以上的效应可被DVC内预先注射ghrelin受体拮抗剂部分逆转。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ghrelin神经肽系统改善顺铂在化疗过程中诱导的胃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癌胚抗原(CEA)、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切除102例胃癌组织蜡块标本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胃癌患者标本切缘的癌旁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EA、AEP在胃癌组组和癌旁组织的关系,且记录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癌旁组织高[47.06%(48/102)比3.33%(2/60),55.88%(57/102)比1.6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EP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EA、AEP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r=0.217,P=0.010)。结论:CEA、AEP在胃癌患者组织中有明显高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有相互协同效应,本研究也为胃癌预后判断、靶向治疗等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miR-195通过靶向调控趋化因子5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MGC803及NCI-N87细胞,根据转染不同分为:miR-NC组(空质粒),miR-195-mimics组(模拟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95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hemokine 5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miR-195及chemokine 5相关性。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与chemokine 5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95-mimics组细胞miR-195水平高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第1、2、3、4 d细胞活力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G1细胞高于miR-NC组,G2期、S期细胞低于miR-NC组,G2/S期细胞比值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划痕距离大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细胞侵袭数低于miR-NC组(P0.05);miR-195-mimics组细chemokine 5蛋白含量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 RNA水平与chemokine 5蛋白含量负相关(r=-0.398,P=0.00);miR-195可直接靶向chemokine 5。结论:miR-195可通过靶向chemokine 5促进胃癌MGC803及NCI-N87细胞的增殖、转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HHC型锌指蛋白8假基因1(ZDHHC8P1)、母系表达基因3(MEG3)、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83例胃癌患者经手术切除或胃镜活检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ZDHHC8P1、MEG3、TUG1表达。分析ZDHHC8P1、MEG3、TUG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所有患者,分析ZDHHC8P1、MEG3、TUG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ZDHHC8P1、TUG1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MEG3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5)。ZDHHC8P1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MEG3、TUG1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ZDHHC8P1、TUG1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低于ZDHHC8P1、TUG1低表达患者(P0.05),MEG3低表达患者PFS、OS率低于MEG3高表达患者(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ZDHHC8P1高表达、TUG1高表达、MEG3低表达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1.613、1.956、2.512、-0.824,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ZDHHC8P1、TUG1呈高表达,MEG3呈低表达,ZDHHC8P1、TUG1、MEG3表达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AG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腹腔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G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3),分别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切缘距离)、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 d、3 d、7 d肠黏膜屏障功能[尿乳果糖/甘露醇(L/M)、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气腹后、关腹前腹腔微转移指标[多巴胺脱羧酶(DDC)、癌胚抗原(CEA)],并于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口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术后1 d、3 d、7 d两组血清DAO水平、尿L/M比较无差异(P>0.05);关腹前实验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失访2例,实验组复发率3.92%(2/51)低于对照组20.00%(10/50)(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AGC,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腹腔微转移及术后复发,且未增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株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分别转染200 ng/mL shRNA-HIF-1α、200 ng/mL shRNA-NC与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CCK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细胞转染后24 h与48 h,实验组的HIF-1α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与侵袭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细胞转染后48 h,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HIF-1α表达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VEGF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转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不同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叶酸水平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80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研究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G-17、CEA和叶酸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研究组PLG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不均匀,差异显著(P<0.05),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痰湿中阻并/兼脾胃气虚证>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证>肝胃气滞并/兼脾胃虚寒证>湿热蕴胃并/兼胃阴不足证。PLGC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PG I和PG II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PG I水平均显著降低,PG I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的PG I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血清PG I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证候的G-17、CEA水平显著升高,叶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G-17、CEA显著高于其他证候,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血清PG、G-17、CEA和叶酸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CEBPA-AS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人胃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SNU-1、AGS、HS-746T细胞系中lncRNA CEBPA-AS1、miR-455-3p的表达量。si-NC、si-lncRNA CEBPA-AS1、miR-NC、miR-455-3p mimics、si-lncRNA CEBPA-AS1与anti-miR-NC、si-lncRNA CEBPA-AS1与anti-miR-455-3p分别转染至SNU-1细胞(分别命名为si-NC组、si-lncRNA CEBPA-AS1组、miR-NC组、miR-455-3p组、si-lncRNA CEBPA-AS1+anti-miR-NC组和si-lncRNA CEBPA-AS1+anti-miR-455-3p组)后,MTT实验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qRT-PCR实验验证lncRNA CEBPA-AS1与miR-455-3p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lncRNA CEBPA-A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455-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ES1细胞比较,SNU-1、AGS、HS-746T细胞中lncRNA CEBPA-A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455-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其中SNU-1细胞的lncRNA CEBPA-AS1表达量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NC组比较,si-lncRNA CEBPA-AS1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比较,miR-455-3p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EBPA-AS1可靶向结合miR-455-3p,并可负调控miR-455-3p的表达。与si-lncRNA CEBPA-AS1+anti-miR-NC组比较,si-lncRNA CEBPA-AS1+anti-miR-455-3p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lncRNA CEBPA-AS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455-3p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高盐预处理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将30%高盐预处理前后的胃癌来源的H.pylori菌株(4854)灌胃蒙古沙土鼠(MGs),在灌胃后13、26和73周解剖动物,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和黏膜厚度测量,探讨高盐预处理的H.pylori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结果与未加盐预处理的相应菌株相比,高盐预处理组小鼠的慢性炎症、黏膜变性/坏死、腺体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较低,黏膜糜烂/溃疡和黏膜上皮增生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25 6,P=0.040 8)。第73周,高盐预处理4854菌株组胃体和胃窦黏膜增生显著高于未加盐预处理组(t=12.802 4,P=0.035 1;t=16.536 0,P=0.043 8)。结论高盐预处理改变了H.pylori的体内致病性,有助于阐明H.pylori感染与高盐饮食在胃病中的相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