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为基层医院提供一个可评价HSPN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相关指标。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10例HSPN患儿不同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中的血清hs-CRP的水平,并与住院的70例的正常儿童作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秩相关分析得出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临床分型与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SPN组6.4±3.5 mg/L,对照组0.7±0.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03)。HSPN患儿的血清hs-CRP水平与其临床分型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913,P〈0.05)。而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其病理分级的关系也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随着HSPN患儿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增高,其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其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检测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可预测其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的程度,即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越高提示其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越重,因此检测HSPN患儿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评估HSPN患儿的病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NP)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以提高对NP的临床认识。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NP的新生儿73例,均经x线检查,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NP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吐沫、呛奶和三凹征,部分患儿体温正常;NP的x线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以不同程度的支气管肺炎多见,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局部肺野透光度降低或透光度增强。结论:NP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吐沫、呛奶和三凹征为主,x线检查可为NP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临床医师应根据NP患儿的x线影像的多样性,密切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做出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3.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确诊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本组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为抗结核药,占47.69%,其次为中草药、抗肿瘤药、滋补药、抗真菌药,分别占16.92%、9.23%、7.69%、3.61%.引起肝损伤发生时间因所用药物不同而差异较大,用药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时间分别为用药2周内(36.92%)、2-4周内(32.31%)、4周-12周内(23.08%)、大于12周(7.69%),大多数病例出现于服药后12周内(92.31%.本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明显,乏力、食欲下降,占89.23%;巩膜黄染、尿黄,占43.08%;皮肤瘙痒38.46%;恶心、呕吐,占35.38%;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占61.54%,其次为胆汁淤积型(29.23%),混合型较少(9.23%).结论: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很多临床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肝损伤,早期诊断并停止用药、积极治疗是阻止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促进韦格纳肉芽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发病诊治过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入院后行胸部CT、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等治疗后短期缓解,5个月后死亡.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困难,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临床上对于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应警惕此病,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VATS组和OT组,各42例,VATS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OT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结果:VATS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TS组术后1d、3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OT组(P<0.05);VATS组术后3d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OT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低,痛苦较小,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血培养(包括血液、无菌体液培养,下同)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阳性报警时间,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菌和正确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血培养标本注人相应的培养瓶,经仪器扫描后放入血培养仪进行检测,报警后及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64例阳性报警标本中真阳性标本为17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7%,革兰阴性菌占35.0%,真菌占3.3%;188例为假阳性标本,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革兰阴性菌占41.9%,真菌占4.0%;新生儿科的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种类病原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多重叠;临床医生经验用药正确或根据药敏结果更换用药的百分比为78.2%。结论:本院引起血液、无菌体液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存在一定的污染;当新生儿有局部感染时要警惕脓毒血症;单独靠血培养仪报警时间来鉴定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不一定可靠,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及标准药敏结果可以辅助找出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尽早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优化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0例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单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联合治疗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独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病变发病率为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0%(P<0.05):观察组患者雷诺现象的发病率为3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促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单独治疗(P<0.05),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关节病变和雷诺现象发病率明显较高,联合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恢复较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诊治的36例已排除心源性及食管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胸痛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吗叮林10mg,每日三次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2周,4周,8周记录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抗反流治疗8周后,30例(83.33%)胸痛完全消失,4例(11.11%)明显缓解,2例(5.56%)无效,总有效率达94.44%。胸痛症状在治疗2周后积分下降不明显,而治疗4周,8周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胃镜检查结合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必要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注射小针刀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癌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注射针刀组(针刀配合奥施康定)、奥施康定组(单纯西药奥施康定),每组各33例。针刀组每日给予口服药物、隔日给予针刀治疗;奥施康定组每日给予口服药物,14日为1个观察周期。治疗前后测定疼痛程度(NRS)并分析疼痛缓解度(PAR)。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注射小针刀联合奥施康定对癌性疼痛的治疗疗效较单用奥施康定更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扶他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VEGF, TNF-alpha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86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4 例服用扶他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42 例服用布洛芬片治疗。观察并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TNF-alpha水平的变化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血沉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 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功能分级、血沉比以及血清VEGF及TNF-琢水平较低,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VEGF及TNF-alpha水平,改善炎症 反应,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