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鹅掌楸苗期动态生命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报道了鹅掌楸在苗圃播种后的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根据定期观察数据编制了苗期动态生命表。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出苗率都很低(1.64%~3.05%),比其各自的饱满种子率低得多;天然种源的出苗率高于栽培的种源,但前者的出苗数占饱满种子数的比例却低于后者。至一个生长季以后,幼苗存活率仅占出苗数的16%~27%,而黄山种源与庐山种源的交配后代则高达60%,明显地高于其亲本和其它种源。种子大小对于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没有直接影响。最后讨论了遗传因素和生存环境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并认为种子和幼苗适合度低是鹅掌楸致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中国鹅掌揪自然种群动态及其致危生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3.
永瓣藤的地理分布及其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reig-Smith邻接格子取样法,研究了我国珍稀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nchinenseRehd),的地理分布和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克隆生长格局和生态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永瓣藤的分布区域狭窄,其种群空间格局为集群型,克隆生长格避为游击式稀疏形式样式,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和种群生态适应的对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八角枫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栎是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药用植物,分布较广。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DS)分析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八角枫挥发油,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3.325%)、β-侧然(10.713%)、丁香酚甲醚(7.088)、α-松油醇(7.017%)、α-蒎烯(5.830%)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59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7.04%。  相似文献   
35.
濒危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目前仅零散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及越南北部地区, 残存居群生境片断化较为严重。研究濒危植物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有助于了解物种的生态进化过程以及制定相关的保育策略。本研究采用13对微卫星引物, 对鹅掌楸的1个片断化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 旨在揭示生境片断化条件下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及基因流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鹅掌楸烂木山居群内不同生境斑块及不同年龄阶段植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居群内存在寨内和山林2个遗传分化明显的亚居群。烂木山居群个体在200 m以内呈现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 而2个亚居群内的个体仅在20 m的距离范围内存在微弱或不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鹅掌楸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较低(Sp = 0.0090), 且寨内亚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Sp = 0.0067)要高于山林亚居群(Sp = 0.0053)。鹅掌楸以异交为主, 种子较轻且具翅, 借助风力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间遗传结构的强度。此外, 居群内个体密度及生境特征也对鹅掌楸的空间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该居群出现显著的杂合子缺失, 近交系数(FIS)为0.099 (P < 0.01), 表明生境片断化的遗传效应正逐渐显现。因此, 对鹅掌楸的就地保护应注意维护与强化生境的连续性, 促进基因交流。迁地保护时, 取样距离应不小于20 m, 以涵盖足够多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6.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数性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花木与木花的数性结构有很大差异 ,木 4数性花占 96 2 %(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 4数 ) ;野生红花木 4数性花约占 5 0 %;红花木栽培类型以 5数性花居多 ,不同类型品种花的数性结构亦有差异 ,总体变异规律为 :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 5数性花 >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 >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的数性表型变异探讨了品种的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37.
38.
One new compound, namely eupatorin A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Guangdong Tu Niu Xi, the dried roots of Eupatorium chinense (Compositae).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reo) 3 O acetyl 1 (4 hydroxy 3 methoxyphenyl) 2 \[4 (3 hydroxy 1 (E) propenyl) 2, 6 dimethoxyphenoxy\]propyl β D gluco pyranoside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en known compounds, including (threo) 3 hydroxy 1 (4 hydroxy 3 methoxyphenyl) 2 \[4 (3 hydroxy 1 (E) propenyl) 2, 6 dimethoxyphenoxy\]propyl β D glucopyranoside (2), ardisiacrispin A (3), ardisiacrispin B (4), euparone (5), 3 (2, 3 dihydroxy isopentyl) 4 hydroxy acetophenone (6), 12,13 dihydroxy euparin (7), gymnastone (8), N (2′ hydroxy tetracosanosyl) 2 amino 1, 3, 4 trihydroxy octadec 8 (E) ene (9), stigmasterol (10) and stigmasterol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 (11) were also obtaine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compounds 2-4 were reported from Compositae family, while 5-8 were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Eupatorium.  相似文献   
39.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其卫  李火根 《遗传》2010,32(2):183-188
揭示不同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对于林木杂交育种及种子园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选取来自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及杂交鹅掌楸的16个交配亲本, 共组配14个杂交组合, 分属5种交配类型, 分别为种间杂交、种内交配、多父本混合授粉、回交、以及自交。每个交配组合随机抽取30个子代,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各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16个交配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 总体上, 鹅掌楸交配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5种交配类型子代群体中, 遗传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的趋势为: 多父本混合授粉子代、种间交配子代、杂种F1与亲本的回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 自交子代。子代遗传多样性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大, 则子代遗传多样性高。相同亲本正反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以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e(Benth.)O.Kuntze)为材料,采用BGISEQ-500测序平台对风轮菜根、茎和叶的小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其黄酮类物质合成途径中参与调控的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鉴定出的保守miRNA有86个,属于26个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