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运城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野菜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阐述了运城市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展野菜重点资源调查与研究,制定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充分实现野菜的综合开发利用,并列举出几种主要野菜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惠春  刘伟  何剑  刘鹿  师晓娟  万海滢 《生态学报》2012,32(17):5542-5549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从结构、功能、活动、发展演化规律等方面来看,城市生态系统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提出和解释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多个指标系统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在2004—2010年间,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折线型关系,而且有明显的陡降现象。具体变化趋势是从2004年的0.5081平缓上升到2005年的0.5581、然后陡降到2006年的0.4073、接着平缓上升直到2009年的0.5010、最后平缓下降到2010年的0.4706。尽管不同时期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变化,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处在基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协调程度一般;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北京城市绿地的蒸腾降温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彪  高吉喜  谢高地  王艳萍 《生态学报》2012,32(24):7698-7705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绿地具有明显降温作用,但是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定量评估城市绿地降温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不多.以夏季高温热害显著的北京建成区为研究区,在前人多项绿地降温功能实测结果基础上,利用第七次园林绿地资源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城市绿地夏季蒸腾降温的功能及其价值.结果表明:北京建成区6.1万hm2绿地每年夏季蒸腾吸热可达4.61×1015 J,平均每公顷绿地每天吸热8.4×108 J,相当于10台1000瓦空调的降温作用.参照居民用电价格,建成区绿地夏季降温价值为6.4亿元,单位绿地降温价值约1.05元/m2.此外,不同绿地类型和区县绿地的降温功能差异较大,主要受绿地面积和组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地形对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巍巍  管东生  王刚 《生态学报》2012,32(23):7440-7451
目前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中的地形校正主要是校正地形变化对地表反射率的影响,较少考虑地形起伏引起的像元面积与实际地表面积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将导致植被生物量估算结果的偏差.在生物量遥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面积计算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建立了生物量地形校正模型,定量分析和讨论了地形起伏对广州市植被类型面积提取和生物量准确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校正前后全市针叶林、阔叶林、草地、灌木林和园地面积分别增加6.18%、3.70%、2.86%、1.92%和1.29%;在综合分析区域生物量遥感反演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各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精度,相关系数均接近或者超过0.9,可以满足生物量反演的要求;全市植被生物量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像元实际代表的林地(阔叶林和针叶林)平均生物量为61.86t/hm2,高于珠三角区域生物量平均值,但与亚热带林的顶级群落生物量水平有较大差距,林地生物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经过校正地形变化引起的像元面积和实际地表面积差异对生物量提取结果的影响后,植被总生物量比校正前增加了5.82%,5种植被类型的总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阔叶林、针叶林、草地、灌木林和园地分别增加了7.74%,4.76%、3.34%、2.50%和1.58%.与其它的表面积计算模型相比,利用的像元地表面积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生物量遥感估算中地形校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及应用——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资源生态足迹可以直接反映区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压力.本研究在现有的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建立了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生产运营用水、公共服务用水和生态需水4类帐户的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并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确定了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对沈阳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9年,沈阳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态势,但各年度均为水生态赤字;2005年较200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人均下降0.31 hm2,2006、2007年有小幅回升,2008、2009年趋于平稳,说明沈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有一定改善,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6.
浙江丽水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水市位于浙江西南部,是浙江木本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木本植物95科338属1128种。通过对科、属、种的统计分析,该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基本特征为:(1)植物种类丰富;(2)起源古老、单型属和寡种属较多;(3)各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以温带成分为主;(4)区系过渡性明显。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24属66种,根据小有孔虫在太原组中的垂向分布和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3个小有孔虫组合:1.Brad yina samarica- Palaeotextularia angusta elongata组合,2.Nodosaria sinensis- Tetrataxis组合,3.Geinitzina postacarbonica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对比,本区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二叠世,其层位大致相当于华北各地太原组(ting)类的Pseudoschwagerina带。  相似文献   
48.
城市景观功能的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建  王仰麟  景娟  宋治清  韩荡 《生态学报》2005,25(7):1714-1719
城市景观功能的完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与区域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整体持续发展。在分析城市景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景观功能区域协调规划的基本思路,以城市景观为规划对象,以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为立足点,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城市景观的功能划分为生物生产功能、环境服务功能、文化支持功能和信息输运功能,对体现这些基本功能的景观类型进行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其景观功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规划。  相似文献   
49.
Summary Different types of builing stones have been macro-scopically and petrographically characterized at the ancient city of Sagalassos (SW Turkey). The natural building stones include limestone, conglomerate, breccia, marble, travertine, granite and sand-to siltstone of different qualities. The provenance of most of the building stones may be related to local lithological units, both in the immediate area of the city and on its territory. Also, some stone types were clearly imported from considerable distanc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local beige and pink good quality limestone remained the most important building stone. Both the high quality white limestone from the territory of the city and the marbles imported from a distance of 250 km, represent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total amount of building stones used. While the use of the white limestone can be considered to form a clear but limited trend from the Trajanic period (98–117 AD) onwards, the import of the marbles must be considered as a rare event. The selection of building stone went hand in hand with the appreciation for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uitability for carving complex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desire to obtain a polychrom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50.
The role of progesterone (P) as an androgen antagonist in Mongolian gerbil territorial marking was assess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wenty-seven mature males were observed for two consecutive weeks in a marking apparatus. On the basis of the average of the two sessions, subjects were matched and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All animals were orchidectomized and tested three weeks after surgery. Three days after a single postoperative session a schedule of hormonal replacement was initiated. Group 1 was administered 640 μg testosterone propionate (TP). Group 2 received 640 μg TP followed immediately by 3 mg P. A third group received 640 μg TP followed by a 1 mg injection of P. Subjects were tested for marking 24 hr after the injection for a cumulative period of 6 wk.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castration drastically reduced marking; (b) TP alone and TP + 1 mg P restored the behavior; (c) TP + 3 mg P inhibited its restoration; and (d)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present between hormonal therapy and the 6-wk testing interval. However, all three hormonal treatments restored sebaceous gland dimension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model of hormone-gene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