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13.
红曲霉AS 3.3491葡萄糖淀粉酶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曲霉AS3.3491供给易利用碳源,葡萄糖淀粉酶的形成受咀遏,cAMP可使之解阻遏。易利用碳源的迅速利用使培养液pH显著下降,实验发现各种提高培养液pH值的方法都能促进葡萄糖淀粉酶的形成。同时发现该菌株的五种类型的葡萄糖淀粉酶是随培养液pH的逐渐回升陆续形成的,且各型酶的出现都与培养液的一定pH值相关联。文中讨论了该菌株中葡萄糖淀粉酶形成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管花马兜铃中分得马兜铃酸-A,7-甲氧基马兜铃酸-A,马兜铃内酰胺-β-D-葡萄糖甙,尿囊素和Eupomatenoid-7。  相似文献   
15.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幼虫对灭幼脲具有一定的自然耐药力。本文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作为敏感性虫种与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灭幼脲对两种试虫的室内毒力相差4倍左右,引起差异的原因,在体壁结构方面主要在于:(1)小地老虎幼虫的表皮层较粘虫的厚4.2倍左右;(2)上表皮不是匀质结构,依靠少数蜡道与体表沟通;(3)几丁质片层内的孔道数较少,仅及粘虫的1/4。由此构成了表皮对疏水性的灭幼脲表现抗穿透的性能。小地老虎幼虫体壁还含有较强的生化防卫体系,灭幼脲对多功能氧化酶、芳基酰胺酶有明显激活效应,这两种酶都是灭幼脲的降解酶。由此认为,小地老虎幼虫对灭幼脲所表现的自然耐药力,是由体壁的抗穿透性能以及由灭幼脲所激活的适应酶所造成。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铝为载体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某些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廉价的大孔氧化铝作为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载体。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是60—70℃,如高于70℃就开始失活。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2—8.0和70℃。Gu2+、Fe2+、Zn2+、Mn2+和Ba2+等金属离子对它的酶活有抑制作用,Co2+和Mg2+金属离子却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该固定化酶酶活是6000—7000μ/g。通过柱运转,它的半衰期为40天以上,转化率是葡萄糖异构为果糖理论值的80一85%。  相似文献   
17.
雪兔子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雪兔子(Saussurea gossypiphora D.Don)中首次分得6种结晶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terone)(Ⅰ)东莨菪素(scopole-t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芹菜素(apigenin)(Ⅳ),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 7-O-β-D-glucoside)(Ⅴ),伞形花内酯甙(umbelliteione 7-O-β-D-glucoside)(Ⅵ)。  相似文献   
18.
嗜热链霉菌突变株M1033—9产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戊二醛交联根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荧光假单胞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实验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S—3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FAS。AS—3菌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D-异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D-葡萄糖酸。电镜观察表明PFAS噬菌体呈蝌蚪形,具有直径为66nm的六角形头部及长117nm的尾部。通过紫外线诱变及自然选育两种途径,配合简便有效的初筛方法,经多次分离、纯化、复筛最终在摇并发酵试验中获得6株产量稳定地高于对照敏感菌的抗噬菌体菌株,可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