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9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7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胃粘膜损伤的愈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胜前  朱文玉 《生理学报》1993,45(6):575-58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雄性大鼠颌下腺有非常丰富的表皮生长因子样免疫活性物质,并且主要位于导管细胞中,颌下腺摘除使血清尤其是胃液EGF水平显著降低,直至手术后第28天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利用颌下腺摘除术清内源性EGF后,冰乙酸涂抹造成的慢性胃溃疡愈合速度较假手术大鼠明显减慢,而补充相应剂量的外源性EGF可使颌下腺摘除大鼠的溃疡愈合速度恢复到与假手术组引当水平。上述结果显示,颌下腺及其分泌的EGF对  相似文献   
992.
P53基因与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53基因是一种抗癌基因,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它的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本介绍了P53基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并对P53基因在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3.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肝素结合的EGF样生长因子(HB-EGF)成熟肽的cDNA。该cDNA用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后,回收含HB-EGF成熟肽基因长约270bP的DNA片段,插入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的pUC18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出的片段与原设计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4.
毛喉萜是一种二萜类化合物,为细胞中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用毛喉萜处理大鼠成骨样细胞,发现它可即时激发细胞内Ca~(2+)水平的增高。当细胞经毛喉萜长期处理(1-2天)后,其对PTH激发细胞内Ca~(2+)释出的效应也呈增高反应。但毛喉萜的即刻反应与其长期效应的作用机理可能并不相同。鉴于毛喉萜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其对细胞内Ca~(2+)水平的调节作用或与其对细胞的抑增殖促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将表皮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分别作用于分离所得的鼠胚成纤维细胞及其转化细胞的细胞核。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提高游离细胞核中DNA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但神经生长因子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水稻10kD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对植物百脉根的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PCR 技术,从水稻基因组中扩增10 kD 水稻醇溶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得到一特异的0.5 kb 的片段。对该片段进行酶切分析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片段与Masum ura T.等的报道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5% 和93% 。就其分子数计算,甲硫氨酸及半胱氨酸含量分别占18.2% 和9% , 含硫氨基酸总数为27.2% , 比同类的10 kD玉米醇溶蛋白的含硫氨基酸总数还要高。将该基因置于rbc S启动子调控下,动员入农杆菌中,转化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L.), 在含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上筛选抗性植株。利用PCR 方法检测10 kD 醇溶蛋白基因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7.
紫云英细胞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细胞遗传转化的条件。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 efaciens)经含乙酰丁香酮的低pH/PO3-4 诱导培养后,用来感染紫云英下胚轴原生质体,随后的细胞GUS瞬间表达活性显著提高,间接证明了上述预培养诱导活化了细菌vir基因,促进了T-DNA 向植物细胞转移。在PEG介导的DNA 转移中,较高的pH 和Ca2+ 浓度能够提高细胞GUS活性。质粒DNA 浓度及启动子类型对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内表达也有一定影响。采用外植体-农杆菌共培养法,获得GUS和NPT Ⅱ基因稳定表达的紫云英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998.
富硫蛋白基因对牧草百脉根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cornicofatusL.)是一种优良的牧草。10kD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富硫蛋白,依分子数计算,含硫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25%。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的介导,将rbcS启动子及CaMV35S启动于调控下的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的嵌合质粒导入百脉根,得到转化的植株,其卡那霉素的抗性由BNPTⅡ活性分析进一步得到证明。Southernblot分析表明,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的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9.
根癌农杆菌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及转基因植的再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根癌农杆菌共培养法把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主要栽培品种“云北2号”,获得转基因植株。所用外植体为带有1-2mm子叶柄的完整子叶,根癌农杆菌为A208SE(pTiT37-SE,pROA93)。Ti质粒pROA93带有NPTⅡ及GUS嵌合基因。共培养2天后转到附加25mg/L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MS+4.5mg/LBAP)上。AgNO3和羧苄青霉素促进芽的分化,头孢霉素则有抑制作用。最高转化频率为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