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报道了云南省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2新记录,即睫毛萼凤仙花(I.blepharosepala Pritz.ex Diels)和红雉凤仙花(I.oxyanthera Hook.f.),并提供了形态描述及其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标本馆。该报道的睫毛萼凤仙花花色为白色,红雉凤仙花植株茎、叶皆被微柔毛,茎有分枝,小枝细,丰富了2个物种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42.
报道了越南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1新记录种:那坡凤仙花(Impatiens napoensis Y.L.Chen)。该种产自越南北部河江省(Ha Giang)的Quan Ba地区,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科学技术院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提供了该种的描述、彩色照片、生态学、花果期等信息。  相似文献   
43.
贵州凤仙花属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匙叶凤仙 新种 图1 Impatiens spathulata Y. X. Xiong, sp. nov. Species habitu I. pritzelii Hook. f. similis, a qua foliis obovatis, oblanceolatis,spathulatis vel oblongis; vexillo elliptico, alis brevioribus, lobis distalibus apice emarginatis;tuberibus carnosis subglobosis differt.  相似文献   
44.
曾蕾  闫瑞亚  张梅  许为斌  张林静  于胜祥 《广西植物》2016,36(10):1245-1252
棒凤仙亚属代表着凤仙花属最先分化出的一支,以多年生草本,多于5朵花的总状花序,侧生萼片4枚,3沟花粉,心皮四室且每室具1枚种子,果实棒锤状,种子椭圆形以及三沟花粉其极面观为三角形而区别于其它种类。该亚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少数种类辐射分布至华中和中南半岛地区。已有报道证实花粉的形态特征对凤仙花属植物的属下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棒凤仙亚属的种类少有涉及。为了进一步探讨该亚属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价值,该研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国产棒凤仙亚属植物的14种以及凤仙花亚属的窄萼凤仙花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棒凤仙亚属的花粉以单粒存在,具3条萌发沟,辐射对称,极面观为三角形或三角状圆形,花粉粒外壁具均匀的网状纹饰,网脊平滑或具波状边缘,网眼中具不同密度的颗粒状突起。棒凤仙亚属的花粉形态与水角属的花粉形态相似,表现出了其原始性;其花粉形态特征与花部形态性状等相关性差,对该亚属的组级分类意义较小,但对于该亚属的种间界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其花粉的极面观形状、赤道面观形状以及网状纹饰等变异相对稳定,对于界定该亚属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45.
46.
航天诱变凤仙花SP2代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经“神舟4号”卫星搭载后的SP2代凤仙花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数目除有了两片的外,尚有三片和四片的。子叶形态上出现连生子叶、杯状子叶和大小不等子叶。真叶的形态上出现线状披针形,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小孢子不育。花的结构上出现花瓣增多和花的叶化现象。茎的分枝上,有的不分枝,仅具主茎,有的分枝多达40枝以上。这些变化对研究和认识航天诱变育种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田旭平  常洁  李娟娟  武小刚 《生态学报》2012,32(16):5071-5075
对30cm×30cm和50cm×50cm种植密度下的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地径、株高、冠幅、叶面积、花期、花径、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部位高和二级分枝部位高10个重要形态性状与花朵数的关系差异进行了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为凤仙花栽培与性状选择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30cm×30cm种植的凤仙花的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部位高都与花朵数呈显著正相关,地径、冠幅、二级分枝数与花朵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对花朵数的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数>花径>花期;50cm×50cm种植的凤仙花,其地径、冠幅和二级分枝数都与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对花朵数的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二级分枝数>冠幅。二级分枝数对两种密度栽培的凤仙花花产量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种植间距下凤仙花采用了不同的适应方式以获得最大花朵数目,进而获得最大数量的种子,获得较多的繁殖机会。在30cm×30cm下,是通过获得较多一级分枝数;在50cm×50cm下,是通过增加冠幅来产生较大花产量,而且与前者相比,植株茎秆粗壮,对霜霉病的抗性也强,因此,在栽培中,应以适合的低密度栽培比较好。  相似文献   
48.
首次从窄萼凤仙花(Impatiens stenosepala Pritz.ex Diels)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阿魏酸(3)、对羟基苯甲酸(4)、4’-OH黄芩素(5)、洋芹素(6)、2,5,7,8-四羟基萘醌(7)、5,8-二羟基萘醌(8)及东莨菪素(9)。  相似文献   
49.
凤仙花属植物的花部形态历来是该属的属下划分及种间界定的关键性状,基于大量的有花标本及野外实地调查,并参照了模式标本对海南凤仙花和龙州凤仙花的花部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50.
由于卢氏凤仙花Impatiens lushiensis Y.L.Chen[=Impatiens heterosepala S.Y.Wang(1988)non J.D.Hook.(1924)]的主模式和副模式全部遗失,在此指定了卢氏凤仙花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