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鼠OPG/RANKL轴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n=42)平分为三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与黄芩苷组,黄芩苷组灌胃6.3 g/kg体重的黄芩苷溶液(5 mg?kg-1),雷尼替丁组灌胃6.3 g/kg体重的雷尼替丁生理盐水溶液(150 mg?kg-1),模型组灌胃与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间点OPG/RANKL轴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雷尼替丁组与黄芩苷组治疗后2 w与4 w的体重高于模型组(P<0.05),黄芩苷组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雷尼替丁组与黄芩苷组治疗后2 w与4 w的胃黏膜组织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黄芩苷组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雷尼替丁组与黄芩苷组治疗后2 w与4 w的血清NO与SOD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黄芩苷组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雷尼替丁组与黄芩苷组治疗后2 w与4 w的胃窦组织OPG、RANK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黄芩苷组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结论:黄芩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鼠能激活OPG/RANKL轴,提高血清NO与SOD含量,能减少胃黏膜组织损伤,提高大鼠体重。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黄芩苷作为评价黄芩质量的指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芩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以吡嗪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溶剂,观测频率600 MHz,脉冲延迟时间1 s,扫描32次,采集黄芩苷的1H-NMR谱图,定量峰黄芩苷质子信号δ5...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讨黄芩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特点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芩不同生育期植株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结果表明,黄芩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地增加,出苗后52~85 d干物质累积量占总累积量的61.62%.在整个生育期,黄芩对K2O的吸收累积量最大,N次之,P2O5最小,N、P2O5、K2O吸收比例约为2.8∶1.0∶2.9,并且黄芩地上部氮磷钾的累积量大于根部,不同生育期,根部N、P2O5、K2O的累积比例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黄芩对氮磷钾的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供试的土壤和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的黄芩根需要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6.34 kg的N,2.60 kg的P2O5,7.02 kg的K2O.  相似文献   
94.
黄芩的集中分布区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苓是常见药用植物,根含黄苓甙及汉黄苓甙等多种化学成分,黄芩的分布主要在我国的北方,集中分布区是吉林省镇赉县一带的猪宗草草原。  相似文献   
95.
黄芩细胞生长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4种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液对黄芩细胞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在各培养液中黄芩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呈S形。培养周期仅为9d;在M2[MS 2.4-D(0.5mg/L) 6-BA(1.0mg/L)]培养液中,黄芩细胞的总黄酮积累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它处理。是进行黄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总黄酮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9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系统测定了昼夜两个时间点黄芩鲜叶中褪黑激素的浓度 差别,同时也检测了花、种子中褪黑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夜间和白天采集的新鲜叶片昼夜含量不同,分别为1.6503 ng/g和0.5163 ng/g。在花和种子中也检测到褪黑激素。尽管目前对褪黑激素在植物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是有关植物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将对营养、医药和农业等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97.
甘草饮片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甘草属在全区广为分布 ,贮量丰富。目前以甘草为原料的甘草饮片 (圆片和斜片 )加工行业蓬勃发展 ,对甘草资源的利用率日益提高 ,由此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造福了人类  相似文献   
98.
添加黄芩对灵芝发酵液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对添加黄芩的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考察其发酵过程.结合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g/L):黄芩 6.3,麸皮12.0,蛋白胨6.0,玉米粉 15.6,葡萄糖 6.86,豆饼粉11.3.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理论最大值为52.87%.磷酸二氢钾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5 g/L,而硫酸镁添加后,酪氨酸酶抑制率持续降低,呈现出负效应.添加黄芩的灵芝发酵过程中pH变化较未添加黄芩时缓和;灵芝发酵液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显著提高,酪氨酸酶抑制剂的产生与细胞的生长呈现部分偶联型.  相似文献   
99.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濒危植物缙云黄芩茎和叶的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同时获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叶表皮,观察其微形态特征,为地方特有珍贵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缙云黄芩的茎尖生长锥呈半球状,由原套和原体构成,是发育的起点。(2)茎的发育经历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次生生长,木质化程度加深,表面腺毛消失,非腺毛数量增加,最终形成成熟茎的结构。(3)叶源于叶原基,之后分化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最终形成成熟的叶肉和叶脉;叶片成熟时栅栏组织占比大大缩减,叶片内腔隙极大;叶柄中央维管束与叶片主脉结构相似,突起处的维管束简化。(4)缙云黄芩的叶表皮气孔指数变化幅度较小,整体略有降低,气孔密度则先骤降后缓慢降低,腺毛逐渐消失,非腺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Y.Wu et Chow)是重庆特有濒危植物,也为极小种群物种。该研究采用2×2列联表、应用方差分析、χ~2统计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等计算方法,分析了缙云黄芩9个群落中草本层18种伴生物种与缙云黄芩的种间关联度,结合与其伴生物种的频度分布分析,以明确缙云黄芩及其伴生物种的频度分布及种间关联度,探讨其群落中主要草本物种与缙云黄芩的相互作用,为地方特有珍贵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缙云黄芩与其伴生物种在频度分布上与边缘鳞盖蕨以及蝴蝶花呈协同作用,与多序楼梯草、淡竹叶、蓝叶藤呈拮抗作用,与红盖鳞毛蕨部分呈协同作用、部分呈拮抗作用。(2)缙云黄芩群落总体关联度表明,6个群落呈现正关联,3个群落呈现负关联。(3)在48个种对中,34个种对显示为正关联,占总关联对数70.8%;14个种对之间表现为负关联,占总关联对数29.2%,其中显著正联结或负联结的种对仅3对,约占总数6.3%,极显著负联结种对仅1对。研究认为,寻找和保护与缙云黄芩正关联性较强的物种来共同形成利于特定物种生存的环境,或在野外将缙云黄芩移植到分布正关联物种的群落中有利于缙云黄芩野外扩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