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南方红豆杉的天然更新格局及食果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12月,在皖南仙寓山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天然更新种群的分布格局及食果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更新种群集中分布于仙寓山海拔540 m以上面积约1.1 hm2的山坡上,与毛竹混生.共统计红豆杉1 331株,其中高度30 cm以下的幼苗1 167株,占总数的87.68%.该红豆杉种群为缓慢增长型种群,空间水平格局呈聚集分布.经过对结实母树的定点连续观察,记录到10种鸟类取食红豆杉种子,其中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和绿翅短脚鹎(Hypsipetes mcclellandii)为主要的取食者和传播者.食果鸟类吞入种子后,消化果肉(假种皮)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而得以传播.野外调查中,在鸟类经常活动的地点发现带有红豆杉种子新鲜的鸟类粪便,每个含有1~2颗种子.未被鸟类取食的落果自然掉落于树冠下,假种皮被昆虫取食或腐烂,种子在母树下能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几乎为零.因此,鸟类在该红豆杉天然种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将种子传播至适宜萌发和生长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42.
2005年10月~2006年9月录制了灰头斑翅鹛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16种鸣声,其中雄鸟鸣声有14种,包括: 3种休息时鸣声,3种跳跃、飞行时鸣声,1 种报警鸣声,1种求救鸣声,1 种营救鸣声,1种恫吓鸣声及4种鸣唱.雌鸟鸣声有10种,包括: 3种休息时鸣声,3种跳跃、飞行时鸣声,1 种报警鸣声,1种求救鸣声,1 种营救鸣声,1种恫吓鸣声.灰头斑翅鹛的鸣声简单,其鸣叫为单音节或者单音节的重复,鸣唱均为单音节的重复.用北京阳宸公司的VS-99语音工作站对录制的鸣声进行了声谱分析并绘制出鸣声的语谱图.研究发现灰头斑翅鹛对录音回放有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43.
244.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下鸟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邹发生  陈桂珠 《生态学报》2004,24(3):510-516
从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 )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 3 992 .7网· h,捕到林下鸟 3 12只 40种 ,隶属于 6个目 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 2 5g重的雀形目鸟类占优势 ,但许多个体较大的非雀形目鸟类也到林下活动 ,最大个体重达 3 70 g,大于 10 0 g重的个体占整个林下鸟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占整个林下鸟种数的 70 .0 %、鸟数量的 77.56% ;食果鸟虽然占第 2位 ,但其所占比例较小。林下鸟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存在季节变化。留鸟是林下鸟最重要的成分 ,留鸟占鸟类种类的比例超过 85% ,留鸟的捕获数量占整个捕获鸟类数量的比例超过 90 % ;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 ,对林下鸟群落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原始林与演替 40 a后的次生林林下鸟平均网捕率相近但林下鸟群落种类组成不同 ,其种的相似性仅为 0 .3 5。  相似文献   
245.
南京中山植物园春夏季节鸟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华  尹晓明 《生态学报》2004,24(7):1452-1458
2002年4月至8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收集了198份鸟粪样品,从中分离、鉴定出9 573粒结构完整的种子及果核,分别隶属于12科15属20种植物,另有1 6粒种子属于1未知种类.单份鸟粪样品中可含有1~4种种子,平均1.5±0.7种;但单份鸟粪样品中种子数量变化很大,约为1~583粒,平均48.4±70.7粒.鸟粪样品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种类主要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蛇莓(Duchesnea indica)、桑树 (Morus alba)、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蓬FDA1(Rubus hirsutus)和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等7种,并且它们的种子数量也多达9 213粒,占种子总数的96.1%.鸟粪样品中种子出现频次的月份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出植物果实的成熟期和鸟类对果实的取食频率.白头鹎(Pycn 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erula)等鸟类则主要以呕出种子的方式传播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等体积较大的种子.此外,鸟类还以衔取果实的形式传播种子.2000~2002年,已经观察到8种鸟类取食18种植物的肉质果实,其中灰喜鹊(Cyanopica cyana)、乌鸫、白头鹎和山斑鸠(Streptope lia orientalis)等4种留鸟分别取食8~16种植物果实,是春夏季节植物园内取食果实种类数目较多的鸟类,并且也可能是重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传播种子已经导致了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掌叶复盆子(Rubus chingi i)和桂花等栽培树种逸出植物园,使它们的实生苗及小树成功地侵入到植物园周围的自然生境中,促进了植物园内一些具肉质果实的栽培植物的自然更新.同时,鸟类传播种子也是导致美洲商陆等引种栽培植物逸生为外来杂草并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6.
于欣芝 《生命世界》2008,(11):98-100
八年级上册的生物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在学习《鸟的生殖》这节内容之前,我告诉学生要他们自己准备一些鸟卵,并准备盛鸟卵的透明杯子或瓶子。  相似文献   
247.
2022年3月—2023年2月,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围界内草坪地表昆虫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探究了与机场4种边界生境相邻的机场内草坪间、不同距离梯度处地表昆虫分布差异。(1)共鉴定出10目49科101属119种昆虫,优势类群为直翅目Orth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2)不同边界生境相邻草坪间,地表昆虫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地表昆虫物种丰富度:林地相邻草坪(Ⅱ)>灌丛相邻草坪(Ⅰ)>农田相邻草坪(Ⅳ)>裸地相邻草坪(Ⅲ),Ⅰ、Ⅱ显著高于Ⅲ;地表昆虫物种多度:Ⅱ>Ⅳ>Ⅰ>Ⅲ,Ⅱ显著高于Ⅲ。(3)不同距离梯度下,地表昆虫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从机场围界向草坪内部呈递减趋势,而优势度则相反。(4)地表昆虫丰富度和多度夏季最高,冬季以直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夏、秋季主要为直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研究结果为机场昆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8.
彭华  杨鹤峰 《生命世界》2007,(11):20-22
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葱绿的原野上,在荡漾的湖泊中,鸟儿在比翼双飞中享受快乐的时光,痴情的狼成对奔跑在无尽的旷野,被人唾弃的狐狸其实是典型的情种,鸳鸯的不离不弃成为古今中外歌颂的主题,这些自然界最美丽动人的画卷  相似文献   
249.
赵岳 《化石》2007,(3):38-41
更荒唐的故事 在说真正的主角之前,我先说几个比"大鹏"更荒唐的故事来轻松轻松(我真的累了),它们来自陆、海、空.  相似文献   
250.
鸟击是威胁机场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机场鸟击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鸟击防范体系对提升飞行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重庆市江北机场2009—2016年的鸟击事件信息并送检鸟击残留物,在2010年3月—2011年2月调查了江北机场及周边区域的鸟类群落,将江北机场鸟击物种信息与鸟类群落的物种信息进行相似性分析,同时将江北机场的鸟击信息数据与中国民航2007—2015年的鸟击信息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江北机场鸟击物种与飞行区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显著高于农耕区(t=2.507,P=0.041)和城镇园林(t=2.562,P=0.037),其中,夏季白天的鸟击物种与飞行区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S=0.413 8),表明飞行区鸟类鸟击率更高,是鸟击防范工作的重点区域,夏季更应关注飞行区的鸟类控制;(2)江北机场与中国民航鸟击在季节、时间等方面基本一致,均呈现秋、夏、春季以及夜间鸟击高发的特点;(3)迁徙鸟和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燕子、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小云雀Alauda gulgula等部分机场当地常见鸟是鸟击高发的物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江北机场及各机场鸟击防范工作经验,本文建议从组织机构、制度管理、监控、信息分析、设备防范、环境管理、航班动态调整、应急处置等方面构建鸟击防范体系,以期为江北机场及其他机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