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鹭作为无锡太湖地区环境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2000年4—6月对分布在无锡太湖地区的4种要鸟中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行为生态学及其生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白鹭主要栖息树种包括马尾松(Pnus masson±ana)、香樟树(C±nnamomum hupehanum)、麻砾树(Quercus acut±ssema)、榆树(Ulmus prm±la)和杨梅树(Myr±ca rubra).栖息地总面积为7hm^2,白鹭总巢数为4200个,每棵树平均0.38个.白鹭的孵化期为19—21d,卵重23.9±4.0g(n=41),平均卵大小(44.5±4.1)mm×(32.6±4.9)mm(n=41),平均窝卵数5.02(2—8)枚,平均窝雏数3.86(2—7)只,孵化成功率为84.25%.对白鹭雏鸟左右跗Zhe的测量分析表明不对称性不显著(P>0.05).白鹭雏鸟食物较小,繁殖期间主要以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污染物分析结果表明,白鹭卵中除例外,六氯苯、六六六、环二烯类、DDTs、DDE、PCBs、Cr、Hg和Pb均检测到.食物链(底泥-食物-白鹭雏鸟)中,有机杀虫剂和重金属都逐级富集.通过与相对无污染的鄱阳湖地区比较,太湖地区和鄱阳湖地区卵样品中的DDs(包括DDT、DDE和DDD)浓度最高(超过2μg·g^1),其它污染物浓度均较小.太湖地区白鹭卵中的DDTs、Cd和Cr浓度低于鄱阳湖地区,其它污染物浓度鄱阳湖地区均低于太湖地区.经比较分析,两地样品中有机氯杀虫剂、PCBs和各种重金属浓度都未达到影响白鹭繁殖成功率的阈值.  相似文献   
992.
煤渣-草炭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率(54—64cm.^-1),而且对有机物和N、P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其对化粪池出水中的COD、BOD5、NIA4^+-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76%--87%,88%--92%,75%--85%和77%--91%.处理出水中COD、BOD5、NH4^+-N和总P的平均浓度分别小于60、20、25和2.0mg.L^-1.植物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风车草可提高氨氮、总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2%--3%、4%--6%、10%--14%.  相似文献   
993.
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对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空问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和全氮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都十分显著,干湿交替周期是引起分异的关键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r=0.977),土壤碳氮比基本沿湿度梯度变化;土壤pH值对土壤表层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影响显著;流域湿地土壤与流域草原土壤碳氮比与土壤碳氮含量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生产效应和净化效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994.
丽江拉市海保护区的鱼类区系和现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10月和1999年10月在云南丽江拉市海高魇湿地自然保护区采得鱼类标本4550号。结合文献记录,并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与渔民讨论,评估各鱼种的生存状态。初步确定该保护区共有鱼类25种,隶属5目10科21属。其中有7个土著种,18个引入种,高度濒危或灭绝3种。首次记录到秀丽高原鳅。该地鱼类区系主要由引入种组成,土著种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995.
河北南大港黑翅长脚鹬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1年3~10月,在河北省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的繁殖习性做了研究。该鸟在本地区为夏候鸟,3月下旬迁来,9月中旬迁离,居留期约180d。栖息生境主要在盐场,平均种群遇见率为40.8只/km.平均窝卵数4.1枚,孵化期为20-21d,孵化率为89.7%,年繁殖力为1.86,孵化期卵平均失重率为16.0%,幼鸟为早成鸟。  相似文献   
996.
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四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99年夏季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4种生境鸟的种数和数量 ,并与 1986年用相同取样方法得到的数据 (Liu&Chang ,1990 )进行比较 ,以了解 13年间鸟类群落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 1999年共记录到 6 7种鸟 ,比 1986年新增 36种 ,同时减少 10种。荒漠生境鸟类的数量减少到不足 1986年的 5 0 % ,但种数、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与 1986年接近 ;湿地生境鸟类的种数和数量都增加 1倍多 ,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略有增加 ;固沙林生境鸟类的种数从 8种增加到 34种 (增加了食虫、荒漠鸟类 ) ,但数量略减少 ,群落多样性增加 6 7% ,优势度减少 6 3% ;村庄农田生境鸟类种数与 1986年接近 ,数量、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都减少。湿地鸟类群落的状态变好 ,是鱼塘水域增加的结果 ;固沙林鸟类群落的状况看似好转 ,但潜伏着虫害所致的荒漠化危机 ;村庄农田生境鸟类群落状态变差 ,与农村传统土房大量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997.
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来自茂名石化公司的炼油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 ,超过广东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未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4种草本植物 ,香根草、芦苇、宽叶香蒲和蒲草被用来测试建植人工湿地的效果以及所建植的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在为期 2个月的处理过程中 ,人工湿地在前期对炼油废水的净化效率很高 ,它们对第一批高浓度废水中氨氮、COD、B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是 97.7%、78.2 %、91 .4%和 95 .3% ,对第一批低浓度污水分别是 97.1 %、71 .5 %、73.7%和 89.8%。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湿地的净化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然后逐渐趋于稳定。湿地对氨氮、COD、BOD和油类的去除效率始终表现为氨氮 >油类 >BOD>COD,但植物对它们的净去除量却是 COD>BOD>氨氮和油类。湿地建植之初 ,植物的净化功能很弱 ,但随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然而 ,不同植物种对废水的净化率很接近 ,基本上无显著性差异。被测试的 4种植物在污水湿地中的生长表现都好过在清水湿地中的 ,但香根草、芦苇和宽叶香蒲在高浓度废水的分蘖数比在低浓度的废水少些 ,而蒲草相反 ,表明高浓度污水相对于低浓度污水而言已经对前面 3个种产生了伤害 ,却仍促进蒲草生长。在清水培养阶段 ,香根草产生分蘖的速度是 4个种中最低的 ;进入污水培养阶  相似文献   
998.
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生态用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河流、植被、湿地以及城市4种生态用水类型,对其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出目前生态用水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1)生态用水核算中采用的不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但又都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特定的生态系统的较实用方法。因此在生态用水的核算方法上关键是方法的选择和结合具体案例对核算方法在深度、精度上的进一步探讨;(2)生态用水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以往研究直接以植被生长用水量、鱼类等需保护动物用水量等作为替代生态用水量,难以反映生态系统需水的真实状况;(3)在研究尺度上往往都显得过于宽泛,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生态条件及水资源现状很难有详细明确的认识,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及结果的可应用性也必然降低。文章最后认为,今后生态用水研究应点面结合,加强机理研究,增强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草型湖泊河蟹养殖容量初探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移栽有沉水植物的网箱和水泥池 ,放养不同规格和密度的河蟹 ,以定量研究河蟹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进而探讨草型湖泊河蟹的养殖容量。草型湖泊对河蟹的养殖容量 (或负荷力 )可以定义为对水生植被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时的最大的河蟹现存量。通过河蟹放养密度与沉水植物相对生长率的分析 ,获得了不同规格河蟹的养殖容量。当年幼蟹规格较小 (壳宽 18 0± 1 2mm) ,其养殖容量为 2 3ind·m-2 ;二龄幼蟹 (35 0± 3 6mmCW )的养殖容量是0 9ind·m-2 ;较大规格河蟹 (6 0 0± 5 7mmCW)的养殖容量是 0 0 83ind·m-2 。进一步分析得知 ,在草型湖泊中河蟹对沉水植物生长不构成显著影响的最大产量密度为 2 9 2 5kg·hm-2 。  相似文献   
1000.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自多湖泊富营养化引起人类注意以来,科学家们就设法通过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预测湖泊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以便批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总的来说,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大概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单限制因子模型,如磷模型;(2)多限制因子模型,如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估测模型;(3)生态-动力学模型,它是目前也是以后发展的主不充。随着人们对湖泊生态系统认识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态与水动力耦合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