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的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异常碰 撞,从而导致髋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和内旋受限,最终 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FAI在我国国内为一个较新的概念,临床能得到诊断的病例不多,但实际病例很多,相当一部分的髋关节 疼痛是由撞击征造成,平常的药物止痛不能解除持续的撞击,最终会发生骨关节炎。由此早期的诊断及手术干预,可以消除疼痛, 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进而推迟或消除关节置换手术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80例,随机均分为2组,A组尼卡地平联合瑞芬太尼组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组对照组。记录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控制性降压效果。结果:A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稳定,A组失血明显少于B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Delta陶瓷较Forte陶瓷在材料复合方面进步明显,并采用了36 mm大直径球头的设计,其组成的界面具有耐磨性好,关节活动度大,稳定性佳,不易脱位等优点,适合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但其价格较其他界面更为高昂.观察采用Delta陶瓷-陶瓷界面与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选择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5例患者(A组),以同期在我院选择Delta陶瓷-陶瓷界面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B组)作为对照.通过随访影像学复查,以及术后Harris功能评分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到2年.所有患者在影像学方面,未发现松动下沉,脱位以及碎裂等现象.假体周围未见骨溶解所致透亮线形成以及异位骨化.两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Delta陶瓷作为最新一代的生物陶瓷,其优异性能毋庸置疑.采用Delta陶瓷-陶瓷界面及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在短期内未见明显差异,其中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细胞免疫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40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麻醉维持分别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0.8μg/(kg·h)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入。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细胞免疫、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气管插管时(T2)、术毕5 min(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且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3时间点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3时间点CD8+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术后1 d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高剂量组短(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免疫抑制及认知功能损害,安全性较好,其中以0.4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并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发生谵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意识障碍评估量表(C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者根据剔除标准剔除20例,最终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谵妄42例,发生率为21.00%(42/200)。将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谵妄组(n=42),未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非谵妄组(n=158)。谵妄组的术前HbAlc水平、术后CAM评分均高于非谵妄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CAM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与年龄、术前合并呼吸系统性疾病、手术时间、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存在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3分、术前HbAlc水平>8%均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术前HbAlc水平较高的患者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且围术期应尽量给予减少疼痛、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的措施,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及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康复指导训练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Harris积分,评价肢体功能恢复质量。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试验组为80.15±17.63,对照组69.15±11.34;治疗后Harris积分,试验组90.36±8.41,对照组73.42±10.9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6%,感染发生率为7.58%,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4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生理健康水平得分(89.42±4.29)、心理健康水平得分(82.37±4.93)、独立能力水平得分(71.69±6.14)以及社会支持得分(68.49±4.11)等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早期康复锻炼有利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氢化泼尼松联合泵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在骨水泥植入前静脉给予氢化泼尼松0.5 mg/kg,并以3μg·kg-1·min-1持续泵注甲氧明,对照组在相同时点给予地塞米松0.1 mg/kg。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植入前(T0)、植入时(T1)、植入后3分钟(T2)、植入后5分钟(T3)、植入后10分钟(T4)及植入后30分钟(T5)时的动脉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PH值、动脉氧分压(P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血乳酸(La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对照组T2、T3时SBP、MAP及PO_2明显下降,HR显著上升,而同时点观察组SBP、MAP及PO_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点SBP、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对照组T3、T4时血清Lac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点观察组与之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点pH、PO_2、Lac及PCO_2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在骨水泥植入前预防性给予氢化泼尼松及泵注甲氧明能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改善机体微循环及组织氧供。  相似文献   
59.
1IntroductionAseptic loosening is a major clinical probleminterfering with long term success of arthroplasty inhumans.When this occurs,the stem will migrate withinthe cortical bone.The migration of the stem after hiparthroplasty is an unavoidable phenomenon and is one ofthe major cause of late aseptic loosening of the hiparthroplasty[1-5].Many factors,such as cement mantle performance,stem type and surface finish,cementing and surgerytechniques affect the subsidence or migration of thefemoral …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经由我院诊治的102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征求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通过常规的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在手术后12 h时升高,在7 d和14 d时,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12 h、7 d和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入路方式更显著,且可有效降低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