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7篇
  免费   1357篇
  国内免费   3403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819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ao F  Yi J  Yuan JQ  Shi GY  Tang XM 《Cell research》2004,14(1):81-85
Double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was performed using 7-amino actinomycin D and 6-carboxy-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to detect the level fluctu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during the cell cycle of normal NB4 cell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NB4 cells possessed higher level of ROS in G2/M phase than in G1 and S phases. Double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with TdT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and propidium iodide(PI), indicated that As2O3 (2μM) could induce apoptosis in NB4 cells prevailingly from G2/M phase, and this efficacy was enhanced upon co-administration of 2, 3-dimethoxy-1, 4-naphthoquinone (DMNQ) (2.5μM) which could produce the endogenous RO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ROS level in different cell cycle phases of NB4 cells might determin the selective induction of G2/M apoptosis and the cells‘ susceptibility to apoptosis by As2O3.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Zhang J 《Cell research》2004,14(5):439-440
Signal transduction in early embryogenesis needs to be properly controlled. A new player involved in tuning down TGF β signaling has now been identified - new evidence that multi-layer control of signaling is essential in vivo.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在正常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心肌细胞收缩和细胞内钙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和细胞内钙的变化。结果 :①缺氧过程中 ,心肌细胞收缩被抑制 ,钙瞬变幅度降低、静息钙水平增高 ,咖啡因诱导的钙释放减少 ,但对细胞膜L -型钙通道活性无明显影响 ;复氧期间 ,各指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②IL 2 (2× 10 5U/L)抑制心肌细胞收缩 ,使钙瞬变幅度降低、静息钙水平增高 ,使咖啡因诱导的钙释放减少。③在缺氧期间加入IL 2 (2× 10 5U/L)后 ,复氧期间各参数回复均减慢。结论 :缺氧时同时存在IL 2 ,可加剧复氧时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和钙处理能力的降低 ,这可能与心肌细胞肌浆网内贮钙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96.
NO在植物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易扩散的生物活性分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植物细胞通过NO合酶、硝酸还原酶、或非生化反应途径产生NO.NO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应答反应,大量证据表明NO是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关键信使,其信号转导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讨论NO的产生、对植物生长周期的影响、在植物代谢中的信号调节以及参与细胞凋亡来阐述NO在植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Wang XF  Shao Y  Tian DZ  Yao T  Lu LM 《生理学报》2003,55(1):71-74
为探索通过体内表达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治疗高血压和慢性心衰的可能性,本实验构建了重组AM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无内源笥AM表达的K562细胞株上进行了体外表达实验。实验中采用RT-PCR技术扩增AM cDNA片段,并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含AM cDNA的重组质料pcDNA3.1AM。用脂质体介导将该质粒转染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腻K562株,在转染的细胞中,用RT-PCR检测证实有AM mRNA存在;用班点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液上清,证实有AM多肽存在,表明本实验中构建的重组pcDNA3.1AM载体能够在哺乳类细胞中表达AM。  相似文献   
998.
Gui LR  Zhou Y  Zhang BL  Li WB 《生理学报》2003,55(1):42-46
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瞬时运动 ,研究了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多肽 (pituitaryadenylatecyclaseactivatingpolypeptide 2 7,PACAP2 7)通过调节细胞内钙对抗淀粉样蛋白Aβ2 5 35引起Neuro 2a细胞神经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PACA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0 1μmol/L)可提高Neuro 2a细胞增殖能力并对抗Aβ引起的神经毒性 ,此作用可以被PACAP受体竞争性拮抗剂PACAP6 2 7所抑制。 2 5 μmol/LAβ使细胞内钙离子缓慢上升 ,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平台期。 0 1μmol/L的PACAP使细胞内钙离子迅速升高后下降 ,10min后回到接近基线水平 ,伴有较长时间的不应期。用PACAP预处理细胞 10min后Aβ引起细胞内钙的慢上升不再出现。推测 ,PACAP受体激活引起瞬时内向钙离子运动 ,而后伴随一个较长时间的不应期 ,可能是一个消除凋亡或阻止凋亡启动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99.
Su Y  Duan CL  Zhao CL  Zhao HY  Xu QY  Yang H 《生理学报》2003,55(5):583-588
由于在帕金森病中合成多巴胺所需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左旋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活性明显降低,所以补充多巴胺合成酶成为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研究的主要手段。我们分别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HCX/TH及pLNCX2/AADC,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分别转到包装细胞PA317中,经筛选得到产病毒的细胞PA317/TH和PA317/AADC,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细胞经裂解后进行的酶促反应产物多巴胺以高压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证明所克隆的T‘H及AADC基因具有功能活性;这两种基因工程改造细胞可以完成酶促动力学的功能,使L-dopa及多巴胺产生明显增加。本研究为用TH和AADC双基因对帕金森病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Zong XM  Zeng YM  Xu T  Lü JN 《生理学报》2003,55(5):565-570
实验应用开阔法、组织病理学方法、原位末端标记(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tliated de-oxy-UTP m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脑缺血5min可引起沙土鼠探索活动增加;再灌注3d,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再灌注7d,海马CA1区仅残存约2%—7%的存活锥体细胞;前脑缺血5min可抑制bcl-2的表达并诱导bax表达增高;预先应用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可减轻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学异常、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提高锥体细胞存活数、显著诱导bcl-2的表达并抑制bax的表达。预先应用SKF38393、SCH23390及螺哌隆对以上结果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提示,培高利特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诱导bcl-2并抑制bax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