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太湖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生物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龙  胡维平  谷孝鸿 《生态学报》2007,27(8):3324-3333
2006年5月和10月在太湖马来眼子菜分布区进行了定点采样,分析了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在不同水域变化特征及影响其生物量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水环境中,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变化较大,介于526~4843g/m2,个体植株生物量依次为叶>根>茎,其中叶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5%~80%。水深增加能促进植株高度和生物量的增加,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不明显。群落的自疏效应使马来眼子菜生物量与资源供应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水平上。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体中TN呈显著正相关,P是影响其生物量变化的间接限制因子,根、茎、叶的N/P介于16.92~59.88之间,叶片的N/P达到42.33。马来眼子菜对水环境的形态可塑性响应是其在水环境长期变化中逐步成为幸存者和优势种的重要原因之一。底泥的深度和营养含量对其分布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围网捕捞、养殖以及航运的发展是造成局部地区马来眼子菜生物量急剧下降的主要人为因素。不同水域的生物量的差异是水深、水体营养盐、底质特征、水体透明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对水环境变化在形态上较强的可塑性响应,也是马来眼子菜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冬青卫矛的大环生物碱分离鉴定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Thunb.)的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4个β-二氢沉香呋喃大环生物碱,它们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熔点测定鉴定为卫矛羰碱(evonine)(A),1-脱乙酰-1-苯甲酰卫矛羰碱(B),ebenifoline E-IV(C)和mayteine(D)。生物活性追踪试验表明,化合物A、B、C、D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23.23、5.44、5.25和4.66 mg.mL-1。  相似文献   
103.
马来眼子菜化感作用对斜生栅藻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共培养系统中斜生栅藻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歧化物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细胞色素氧化酶(COD)等同工酶的变化,探讨了沉水植物化感作用对藻类部分酶类的影响。与正常生长状态的对照组相比,马来眼子菜作用下的样品组斜生栅藻POD酶带总数保持稳定,但酶谱组成发生变化;样品组斜生栅藻SOD酶带数量减少而CAT酶带数量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样品组藻体在化感作用下通过改变酶活性、调整同工酶组成等来抵御化感作用带来的活性氧(ROS)伤害。马来眼子菜作用下的样品组藻体COD同工酶的酶谱变化明显,说明化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斜生栅藻的生物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4.
钟吉富 《蛇志》2009,21(1):I0001-I0001
应韩国首尔特别市蛇疗研究所邀请,经亚洲蛇伤学会与大会组委会的紧张筹备,第四届国际蛇伤与蛇毒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于2008年10月24~28日在韩国首都首尔顺利召开。注册参加本次会议的7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韩国、中国、美国、法国、多哥共和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5.
沉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土沉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迁地保护措施、沉香形成机理,造香、采收和加工分级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其药用价值、园林绿化、香精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认为土沉香作为乡土树种,不仅经济和观赏价值较高,而且适应性强、繁殖简单、栽培容易、病虫害少,可大力推广种植土沉香.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沉香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沉香[原植物为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精油经硅胶,Sephedex-20柱层析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倍半萜 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呋喃白木香醛和呋喃白木香醇,经波谱分析(IR,NMR,MS)相应的衍生物呋喃白木香酸X-衍射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为(I)和(II),同时,也分离得到4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白木香醛(Ⅲ),白木香酸(IV),二氢卡拉酮(V),β--沉香呋喃(VI)。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20个随机引物对贵州荔波株(L株)、四川乐山株(S株)二个地理株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每个虫株都扩增出三条带,其中154、220bp处二条带为L株、S株所共有。L株在1636bp,S株在800bp处各有一个特有亮带,表明不同地理株马来丝虫都有同源性,但确实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本实验可以确定我国周期型马来丝虫已出现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108.
尼帕病毒(Nipah virus)属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非节段性单负链RNA病毒,因1999年首次从马来西亚尼帕镇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而得名.以高致死性为其特征,为副粘病毒科其他病毒属所不具备。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引起急性发热、头痛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兽类一新纪录--爪哇穿山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来自中国云南的爪哇穿山甲Manis javanica,即中国兽类新纪录,标本收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0.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H2S的作用主要通过对靶蛋白进行S-巯基化修饰,改变其结构,影响其活性、稳定性以及蛋白质之间互相作用,进而调控细胞内信号通路及相关生物学过程。本文基于国内外对S-巯基化修饰的研究,主要综述了:S-巯基化修饰的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了目前已揭示S-巯基化修饰及其具体半胱氨酸(cysteine, Cys)位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总结了S-巯基化修饰与S-亚硝基修饰之间的关系;S-巯基化修饰的反应类型,3种化学检测(马来酰亚胺法、改良生物素转换法和标记转换法)方法的检测原理和特点,通过S-巯基化修饰检测的条件和应用范围,将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并对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讨论。根据作者在S-巯基化修饰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重点阐述马来酰亚胺法检测过程中,细胞和组织样品的制备及其较详细的实验步骤。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当前S-巯基化修饰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及该领域未来亟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