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作喜  王永吉 《植物研究》1997,17(1):119-122
研究了5个香菇菌:LD1LD7405 LD7912:LD5,LD6对其栽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等重要特性进行了试验比较,从而筛选出LD6为最优菌株,其现蕾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增重率高等特点,很适宜在北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香菇基因组中EST-SSR的构成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真菌基因组计划网站(FGP)和NCBI网站数据库下载了符合条件的总长度为8.1×106bp的11150条香菇的EST(包括10条cDNA)序列,通过SSRhunter1.3软件结合手工查找,从中发现2.83%即316条EST含有一共469个SSR,平均每17.3kb出现一个EST-SSR。在所有EST-SSR中,三碱基和六碱基SSR出现最多,分别占EST-SSR总数的38.00%和20.00%。出现较多的基序为(A)n、(T)n、(GA)n、(AG)n、(TGA)n、(GAT)n和(TCTTT)n,占所有EST-SSR的35.39%。  相似文献   
43.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源于两个香菇(Lentinulaedodes)双核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82.5%具有多态性。综合分析9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可将所有供试亲本单核体清楚地分开,且早核体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其来源及遗传背景相吻合。此外,用两个双核亲本菌株的各4个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两两支配所得的所有杂交组合,也均可与双核亲本菌株明确地区分开来。因此,在杂交育种中,RAPD分析可为亲本的选配及杂种的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香菇Cr04菌株经空间诱变后从中筛选出了农艺性状明显改善的突变菌株Cr04DZ。本研究用RAPD和AFLP技术对Cr04DZ与其地面对照菌株Cr04进行了DNA指纹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DNA多态性,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香菇经空间诱变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此外,还比较了AFLP与RAPD检测香菇DNA多态性的效率,优化了对食用菌进行RAPD与AFLP分析的反应条件。通过对Cr04DZ及其对照株Cr04的RAPD及AFLP分析,筛选出了突变体的3个RAPD及29个AFLP多态性产物,已完成了3个AFLP产物的克隆。  相似文献   
45.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汉泉  邱景芸  吴月嫦 《遗传》1990,12(6):8-11
在25-26℃下培养5-6天的菌丝体,以0.8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5%溶璧酶液酶解1.5-2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最高可达4×107个/ml以上。上述条件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也较高。原生质体再生的温度以26℃为最佳。不同的再生培养基明显地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浸出液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其中,以添加5% 麸皮浸出液的效果最好。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集中,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是不同步的。一般要培养20小时以后才能见到出芽,而且原生质体的再生形式也是多种所样的。  相似文献   
46.
以双核香菇Lentinulaedodes菌株中分离获得2个亲和的单核体Y0040-1和Y0040-3为材料,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进行差异性状评价和表达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PDA和2%木屑PDA)上2个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都存在差异,其中Y0040-1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Y0040-3。进一步分析转录组数据发现,在不同培养基上2个单核体比较组(Y0040-3 vs. Y0040-1)有1633个共同的差异基因,这些共同变化的基因可能是导致两者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些基因中共同上调的有155个,共同下调的有136个。对这些基因进行注释分析,发现共同上调的基因参与代谢过程中的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分析木质纤维素酶发现,Y0040-1上调基因数量高于Y0040-3,且Y0040-1中的纤维素降解酶和木质素降解酶表达量都明显高于Y0040-3。  相似文献   
47.
香菇单核体菌株在传统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具有生长缓慢、容易老化等问题,本研究以1株香菇双核体Y0040以及相对应的2株单核体(Y0040-1和Y0040-3)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木屑粉的PDA培养基筛选适合香菇单核体生长的配比,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够显著促进单核体菌丝的生长,最适添加比例为2%。将Y0040-1和Y0040-3在PDA和2%木屑PDA上培养后进行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Y0040-1和Y0040-3两个单核菌株在木屑-PDA培养基上生长有1066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其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结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上得到富集。同时1066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中有113个共上调,富集于氧化还原反应,267个共下调主要富集于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等途径。进一步对1066个差异基因进行CAZYmes家族和木质纤维素酶分析,发现有36个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包括了4个多铜氧化酶、6个β-葡萄糖苷酶和2个内β-1,4-葡聚糖酶,其中多铜氧化酶基因表达在木屑培养基上都显著上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将木质素降解为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单糖,可...  相似文献   
48.
香菇病毒病通常具有潜隐性特征,携带病毒的香菇菌株往往并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一旦爆发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采用RT-PCR检测技术,系统分析了中国香菇野生种质及栽培种质中两种主要病毒Lentinula edodes mycovirus HKB(LeV-HKB)和L. edodes partitivirus 1(LePV1)的携带情况。对来源于中国主要栽培省(市)的90个香菇栽培菌株的检测结果表明,有67.8%(61/90)的供试菌株单独或复合感染有LeV-HKB和LePV1中的1种或2种,LeV-HKB病毒携带率56.7%(51/90),明显高于LePV1 35.6%(32/90);栽培菌株两种病毒的复合感染率为24.4%(22/90)。对地理来源几乎覆盖整个中国的125个野生菌株的检测结果表明,有75.2%(94/125)的供试菌株至少感染了LeV-HKB和LePV1中的1种,8.8%(11/125)野生菌株同时感染了两种病毒,且野生菌株中LePV1病毒携带率70.4%(88/125)明显高于LeV-HKB 13.6%(17/125)。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中LeV-HKB和LePV1病毒的存在与否与菌株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显示香菇病毒极可能通过担孢子在自然界广泛传播。本研究为开展香菇菌种病毒病快速检测,从源头控制香菇病毒病传播,追踪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对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中多糖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多糖含量为21.87%,蛋白含量为7.14%。通过体内实验研究该多糖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180 肉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500mg/kg)抑瘤率最高(为39.44%),同时能显著增加胸腺指数,降低脾指数,有效改善免疫器官受损现象;中、低剂量(250mg/kg,125mg/kg)亦能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0.43%和23.40%。实验中采用ELISA法对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高剂量组可明显诱导血清中TNF-α、IL-12的分泌,低剂量组可诱导IFN-γ、IL-10的分泌。由此认为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通过恢复免疫器官功能,增加血清中TNF-α、IL-12、IFN-γ和IL-10的含量,从而达到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0.
添加外源锌对大杯香菇子实体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的】本实验研究了添加外源锌(Zn)对大杯香菇子实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硫酸锌为外源锌,添加到培养料中,制成0、10、20、30、40、50 mg/kg 6个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杯香菇子实体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添加外源 Zn浓度为30 mg/kg处理大杯香菇子实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PPO活性极显著减少(P<0.01),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Zn水平进一步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极显著和显著上升(P<0.01和P<0.05)。【结论】高用量的Zn浓度能使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的MDA含量上升,SOD、POD、CAT活性均下降,对保护酶系统有破坏作用,促进自由基的积累,从而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适宜Zn浓度能提高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减轻膜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