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91.
Experimental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plasma membrane (PM)-associated signaling and hence cell metabolism and viability depend on lipid composition and organizat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develop a cell model to study the endogenou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 effect on PM propertie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e on cholesterol (Chol) homeostasis.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by using a cell line overexpressing stearoyl-CoA-desaturase, membrane composition and organization coordinate cellular pathways involved in Chol efflux and ceil viability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Now, we expanded our studies to a cell model overexpressing both A5 and A6 desaturases, which resulted in a permanently higher PUFA content in PM. Furthermore, this cell line showed increased PM fluidity, Chol storage, and mitochondrial activity. In addition, human apolipoprotein AI-mediated Chol removal was less efficient in these cells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eil functionality is preserved by regulating PM organization and Chol exportation and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92.
台湾家白蚁内切葡聚糖酶活性中心氨基酸的饱和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切葡聚糖酶的功能改进一直是纤维素酶研究领域的焦点。本研究对台湾家白蚁内切葡聚糖酶(CfEG)的活性位点做了饱和突变。首先,以PDB数据库中高山象白蚁内切葡聚糖酶(NtEG)的三维结构(PDB id=1ks8)为模板,对CfEG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二者序列一致性高达79%。位于CfEG活性中心的D53、D56、E411,分别与NtEG的催化残基D54、D57、E412重合。用简并引物对CfEG的假定活性位点D53、D56、E411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在位点D53、D56各筛选到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有一定提高的突变子D53E、D56C,其中D56C的Km值减小为原始酶的三分之一。双突变子D53L/D56I的比活比原始酶提高了近2倍,同时Km值减小至原始酶的一半。而E411的饱和突变子库均没有活性,进一步将其替换为近似氨基酸的E411D、E411Q定点突变子也丧失了酶活。由突变结果可推断,位点E411为该酶行使功能的必需残基。  相似文献   
93.
具有饱和发生率的病毒感染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病毒感染数学模型,分析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和持续带毒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条件.当病毒感染的基本再生数R_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R_01时,持续带毒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大鼠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在实验的第8w,16w和24w分批处死,观察肝细胞组织学改变,RT-PCR方法检测SCD1和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er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SPT)mRNA的表达,TUNEL方法观察肝细胞的凋亡.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内肝细胞呈弥漫性脂肪变性,8w即达到脂肪肝的诊断标准.RT-PCR分析结果显示高脂组SCD1 mRNA表达下降,SPTmRNA表达进行性上升.TUNEL凋亡检测表明,随着高脂饮食时间延长,肝细胞凋亡趋于严重.SCD1表达与SPT和凋亡指数(AI)之间呈负相关,SPT表达和AI指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可引起肝SCD1表达下调,同时促进细胞凋亡关键基因SPT的表达,肝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95.
吕燕青  何余容  陈科伟 《昆虫学报》2010,53(10):1184-1189
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和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优势寄生蜂。本研究利用“Y”型管测定了2种赤眼蜂对小菜蛾P. xylostella利他素-卵表和腹部鳞片13种饱和烷烃的嗅觉反应。结果显示: 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十五烷、正十七烷处理区的百分数分别为80.65%, 68.75%和66.67%, 表明这3种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 其他10种饱和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无明显作用。拟澳洲赤眼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三十五烷和正十五烷处理区的数目分别占84.38%, 70%和62.16%, 表明其对拟澳洲赤眼蜂交配雌蜂起着显著的吸引作用, 而另外10种烷烃对拟澳洲赤眼蜂雌蜂无作用。卷蛾分索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未交配雄蜂进入13种烷烃处理区和对照区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利他素各组分对2种赤眼蜂未交配雄蜂均无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花岗岩崩岗不同部位土壤饱和导水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水力-重力复合土壤侵蚀现象。为探究崩岗的土壤水力学性质与侵蚀机理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择桂东南活动型、半稳定型和稳定型3种花岗岩崩岗为对象,研究不同部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崩岗土壤饱和导水率在不同部位呈波动分异,其中崩壁中部为最小值,崩积堆上部为最大值,其次为洪积扇顶端。2)选取Cosby、Compbell、Julià、Hypre 4种土壤饱和导水率传递函数对该区土壤饱和导水率进行拟合,结果预测值与实测值均存在偏差。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毛管孔隙度、黏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非毛管孔隙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通径分析表明,砂粒含量为崩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容重,其中砂粒含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正效应,容重呈负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崩岗侵蚀机理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12-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胁迫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催化与载体结合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在脂酰链上形成双键.脂肪酸去饱和酶可以分为脂酰ACP去饱和酶、脂酰CoA去饱和酶和脂酰脂去饱和酶三类.而脂酰脂去饱和酶中的△12-脂肪酸去饱和酶(△12 fatty acid desaturase,FAD2)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去饱和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主要从△12-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的基本特性和在胁迫中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模拟65 msw饱和潜水暴露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7名健康男性潜水员参加65 msw饱和潜水,在暴露前、中、后取24 h尿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氨基酸(T-AA)、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同时监测24 h尿量及体重变化。结果:总氨基酸含量在减压末期比基础值显著增高,减压后1周恢复至正常水平;SOD、MDA、T-AOC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进舱后第1天尿量比进舱前基础值明显减少,随后逐渐恢复。加压后第2天开始体重逐渐增高,减压结束时比进舱前体重明显增高。结论:模拟65 msw饱和潜水暴露未造成参试潜水员明显氧化损伤。在饱和潜水试验中实时监测24 h尿量及氧化应激程度对防止机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水源涵养的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志芳 《生态学报》2011,31(6):1662-1668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是流域防护林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对流域内防护林林种和林分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人力可控和可测为原则进行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筛选。采用群组AHP法剔除因子间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筛选出了地形-土壤因子、林分因子、干扰强度因子共计12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权重,以此权重计算各有林地小班水源涵养的等级值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面积。以流域历年(40a)最大日降雨量147.2 mm计算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结果表明:林分因子 (0.637)>干扰强度因子(0.258)>地形-土壤因子(0.105),即影响平通河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最大的因子是林分因子,其次是干扰度因子;流域基于水源涵养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7.09%,变幅为43%-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