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43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优良外生菌根真菌的筛选及其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1株外生菌根菌依次有选择地进行了生长能力,拮抗作用,生态适应性,激素分泌等系列筛选实验。所筛选出的Suillus frevillei(KI.)Sing.能在3种类型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对Rhizoctonia solani Kuhn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对各种生态条件有较好的耐受能力,离体培养能产生乙烯和玉米素。实验表明,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制备的S.grevillei固体菌剂,对油松幼苗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筛选程序与准则。  相似文献   
32.
毛白杨落叶的分解及叶上小型真菌种群的演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镰刀菌中提取T-2毒素,对不同的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证明红酵母属(Rho-dotorula)的三个种,即红酵母(R.glutrnis)、深红酵母(R.ruber)和小红酵母(R.minuta)对T-2毒素最敏感,被定为测毒敏感菌。将抑菌试验与家兔皮肤反应试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有部分重合,但不能相互取代。由于抑菌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做为测定T-2毒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35.
36.
山东省的菌根真菌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2年Vittadini观察到树木小根可以从在其上面形成根套的真菌中获得营养。1885年Frank发展和完善了Vittadini 的观察,提出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当前国内常用的抗原虫药氯喹伯氨喹啉、乙氨嘧啶、青蒿素、甲苯咪唑和抗蠕虫药丙硫咪唑、甲苯哒唑、左旋咪唑、噻嘧喧、吡喹酮及槟榔、南瓜子等的驱杀机理、服用剂量、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38.
束管食螨瓢虫研究及利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龙  李隆术 《昆虫知识》1996,33(5):304-306
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隶属于鞘翅目、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食螨瓢虫属Stethorini,是多种作物叶螨的重要天敌。1968年Sasajif[1]在我国台湾采集到该天敌,并对其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1975年庞雄飞等[2]首次报道了我国大陆的分布情况,发现其对豆类作物上的红叶螨有一定控制作用。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于80年代中期,着手调查了束管食螨瓢虫在四川的分布、生活习性以及田间消长规律,并考察其捕食行为、农药影响等,现将有关该天敌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分布迄今的文献表明,束管食螨瓢虫仅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湖北、江苏、…  相似文献   
39.
Yunnan(云南):Lijiang(丽江),alt、3000~3500m,ad marginem rivulae,1939-09-18,R.C.Ching(秦仁昌)30626(typus,PE) 本种叶形酷似山尖子P.haotatas(L)Y.L.Chen,但植株,特别茎上部密被腺状短柔毛;叶柄无翅,总苞片和小花均为5;冠毛褐色或紫褐色与后者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0.
菜用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19个菜用大豆品种与产量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生育期和主茎节数遗传力偏高;单株荚数、分枝数遗传力偏低;单株产量、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大,其遗传进度的值也较大;生育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小, 遗传进度也小,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单株结荚数相关关系密切。菜用大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与前人对食用大豆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