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55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石家庄动物园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进行药物驱虫时采集的寄生线虫一新种,无齿奎隆线虫,新种Quilonia edent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种罗索线虫防制按蚊和库蚊幼虫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峨眉市郊稻田、水坑和沼泽同时释放罗索线虫未定种(2000/m~2)和豫南罗索线虫(3000/m~2)。结果中华按蚊幼虫和三带喙库蚊幼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8.6%—87.0%和64.7%—76.9%。单独释放一种线虫的对照组结果表明,同时应用两种索线虫没有减弱二者各自的灭蚊效果,起到了联合杀灭上述两蚊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首报宛氏拟青霉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报一例由宛氏拟青霉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学鉴定。从患者痰和肺泡洗液中分离得到的这株宛氏拟青霉(GN8710)主要特征有:①本菌于察氏、沙堡氏培养基中26℃生长良好。②培养物镜检可见分生孢子梗上生出单个瓶梗或多个瓶梗形成帚状枝,瓶梗细长着生卵圆形孢子,形成长链。③培养早期菌丝可产生球形巨孢子。本菌可引起条件性致病。  相似文献   
14.
斯氏线虫属一新种(小杆目:斯氏线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斯氏线虫属一新种:尖尾斯氏线虫,并根据形态特征与属内的已知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斯氏线虫属-新种(小杆目:斯氏线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斯氏线虫属一新种:尖尾斯氏线虫,并根据形态特征与属内的已知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菌物学进展的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维蕃 《真菌学报》1991,10(2):81-84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部的七种VA菌根真菌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省采集仓贮稻谷及大米样品,共分离到真菌17属48种(不包括酵母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8种,青霉属(Penicillium)10种,镰孢霉属(Eusarium)4种。研究表明:在浙江省地区之间,贮粮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籽粒表面带菌量及内部带菌率均明显下降,其真菌区系以贮藏真菌为主。稻谷在贮藏前以田间真菌为主。贮藏1—4个月的稻谷因贮藏真菌的种类、数量明显增长,而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表面带菌量及谷粒带菌率处于高峰期;贮藏1年以上的稻谷,其主要带菌种类为贮藏真菌,带菌量及带菌率明显下降。早籼谷和晚粳谷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其带菌种类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载了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各类大型真菌292种,隶属于120属,42科。其中食用真菌166种,药用真菌109种,有毒真菌5D种,菌根菌68种,树木腐朽菌41种。另有点柄铦囊蘑(Melanoleuca verrucipes)、南牛肝菌(Austroboletus gracilis)、簇生小管菌(Filoboletus manipularis)、多鳞口蘑(Tricholoma squarrulosum)等21种为我国新记录。西藏地区的新记录76种。新种将另文发表。目前认为重要的或经济用途比较大的百种以上,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茯苓(Poria coco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鸡零售(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白毒伞(Amanita verna)、半卵圆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等。南峰地区真菌资源丰富,研究利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国内首见的三株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Nielsen et Conant)McGinms],观察了菌落形态,研究了此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的特点,并作了外抗原试验。在光学显微镜下,本菌有暗色长棘状的分生孢子梗。在扫描电镜下,有很长的环痕梗,其尖端的环痕数目可达30个以上。有的环痕梗和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Langeron)McGinnis et Padhye]的环痕梗很相似。有些酵母样细胞上也可产生短的环痕产孢尖端。有一株菌的产孢细胞顶端有几个突起的环痕产孢尖端,呈假单轴性排列。另一株菌产生瓶梗。因此考虑此菌是一种多形性真菌。外抗原试验,一株菌符合棘状外瓶霉,另二株菌符合外瓶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