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李迎迎  刘志广  王丽  袁园园  刘平  王林嵩 《遗传》2015,37(4):315-320
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食管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并预后不良。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可通过抑制其特异性靶基因表达从而调控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非编码内源性小RNA。相比于传统的生物标志物(例如mRNA和蛋白质),miRNAs更加稳定并易于筛选及精确地定量分析,从而成为理想的新一代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病人血清中的一些miRNAs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诊断及预后的结果显著相关。文章综述了食管鳞癌病人血清中miRNAs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检测这些miRNAs的表达水平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血清miRNAs的检测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完全一致的,文章还对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叶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的多态性(C→T)能影响其酶活性并与肿瘤易感性有关.为比较中国北方人群MTHFR C677T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高速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解链曲线(melting curve)方法分析了189名ESCC患者和141名健康对照的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的MTHFR C/C(纯合野生)、C/T和T/T(纯合突变)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7.7%、38.3%和44.0%.ESCC患者的T/T基因型频率(42.3%)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χ2=0.089, P>0.05),其C/T基因型频率(49.2%)仅略高于对照组(χ2=3.890, P<0.05),而患者组的C/C基因型频率(8.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7.7%) (χ2=6.37, P=0.012).与C/T和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可显著降低ESCC的发病风险(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R)=0.43, 95%可信区间(CI)=0.22~0.84),在吸烟者和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患者中这一倾向更加明显.研究提示,在中国北方人群中, MTHFR C677T纯合野生基因型对ESCC的发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E-cadherin和CD44V6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及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类型的食管上皮增生和癌组织的 E- cadherin (E- cad)和 CD44 V6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观察 10例正常、 3例消化性溃疡、 2 5例单纯性增生、 15例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上皮 ,5例食管原位癌与 5 4例浸润癌组织中的 E- cad和 CD44 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高分化肿瘤细胞膜和细胞浆 E- cad和 CD44 V6染色 ,非典型增生、低分化肿瘤细胞两种蛋白抗体表达减弱或呈阴性。E- cad和 CD44 V6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1,P<0 .0 5 ) ,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0 .0 5 )。提示E- cad和 CD44 V6表达减弱是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但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张秀梅 《蛇志》1999,11(1):67-6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1]。我院于1995年开始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缓慢静脉滴注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8例,...  相似文献   
95.
用DNA 3′-末端标记、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通过连续切片比较研究了相同卵泡颗粒细胞抑制素亚基和LH受体(LHR)与卵细胞tPA表达和卵泡闭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 卵泡闭锁伴随卵细胞tPA活性明显增加;(2) 颗粒细胞抑制素的产生调节卵细胞tPA活性的表达并与卵泡发育状态密切相关;(3) 卵泡闭锁时,颗粒细胞几乎不表达LHR和抑制素亚基.上述结果提示卵细胞的tPA在闭锁卵泡中可能参与卵细胞的自我瓦解和清除过程;颗粒细胞表达的抑制素可能是tPA mRNA翻译的一种抑制因子,如其表达受阻,可导致卵细胞tPA蛋白活性增加引起卵泡闭锁.  相似文献   
96.
本文运用电镜的冰冻蚀刻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液晶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卵巢内的颗粒细胞吞噬大量的卵黄物质,消化后形成同心圆片层体,这是一种类脂加水以及镶嵌少量的蛋白质的溶致液晶态;细胞内的酶类参与液晶的形成;同时讨论了生物体内相变及液晶态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验证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66例作为研究组、胆管扩张症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组织中TGF-β1及CD34因子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的TGF-β1及CD34因子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清TGF-β1浓度,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血清TGF-β1浓度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最后绘制ROC曲线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肝组织TGF-β1 IOD值及CD34因子表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TGF-β1及CD34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594,P<0.05;ρ=0.616,P<0.05)。研究组血清TGF-β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血清TGF-β1浓度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944,P<0.05)。血清TGF-β1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有诊断意义(AUC=0.917,P<0.001),诊断的最佳界值为436.4 ng/L(敏感度为0.879,特异度为0.867)。结论:TGF-β1及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可能通过抑制患儿TGF-β1及CD34表达进而阻止或延缓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进展;血清TGF-β1可用于诊断患儿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套扎序贯硬化3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和再出血率。结果:EVL组、EVS组和EVL+EVS组治疗1个周期后止血率分别为86.67%、92.3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9,P=0.861);治疗3周期后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0.00%、84.6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4,P=0.700)。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再出血率EVL+EVS组EVS组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98,P=0.040)。结论:3种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无特殊适应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EVS或EVL和EVS相配合的序贯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康维  姚汉清  房丽丽  蔡岩  韩亚铃  徐昕  张钰  贾雪梅  明荣 《遗传》2009,31(3):255-260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经不断改进, 但是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文章应用间期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 对220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的3、8、10、20和Y染色体进行检测,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所测常染色体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数目畸变率, 主要表现为染色体增益, 包括三体、四体及多体。4条常染色体3、8、10和20号染色体增益率分别为84.9%、77.5%、63.7%和83.2%, 其中多体率各为24.6%、34.9%、23.4%和31.7%。Y染色体在61.2%的男性患者表现缺失。3、8、10和20号探针联合检测食管癌的阳性率为74.5%, 3、8、20和Y染色体探针联合检测男性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5.0%。这些结果提示3、8、10和20号染色体的探针组合和3、8、20和Y染色体探针组合有可能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 且在诊断男性食管癌病例时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0.
饮食护理干预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凤 《蛇志》2010,22(4):415-41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EVL)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70%,仅复出出血发生率为80%,因此有效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采取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硬化治疗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