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碱能神经对人餐后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6名健康成人进食、餐前肌注阿托品以及单纯咀嚼食物后的血浆神经降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NTLI)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胆碱能神经对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NTLI和胰多肽(PP)的含量,以便同时比较两者释放的状态。6人的基础血浆NTLI和PP的水平平均分别为15.7±2.4和16.6±9 7pmol/L。进食后,血浆NTLI和PP水平均显著增高,并呈双相反应。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平均为60.7±13.2pmol/L,出现于餐后的20min。餐后90min,又出现另一个高峰,其平均水平为58.8±8.2pmol/L。在进食前肌注阿托品1mg,餐后的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消失,而第二个高峰仍存在。单纯咀嚼食物后,血浆PP水平明显增高,而对NTLI的释放无刺激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餐后早期的神经降压素释放的调节是由非迷走胆碱能神经参与的,而后期的释放不受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李新华 《昆虫知识》1992,29(5):287-289
意大利蝗和红胫戟纹蝗对蒿子、苔草、针茅、羊茅的积累食量(从孵化到性成熟)分别是:9.36g、8.17g、10.23g、8.43g和12.14g、10.14g、10.66g、8.49g(干重)。意大利蝗对蒿子和针茅的利用效率较高于红胫戟纹蝗,但红胫戟纹蝗对苔草和羊茅的利用率较高于意大利蝗。  相似文献   
4.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生态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武 《生态学杂志》1992,11(4):50-54
根瘤菌的发现并确证其共生固氮作用已逾100年,根瘤菌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已超过半个世纪,实践效果有目共睹。如美国对豌豆根瘤菌、三叶草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的应用以及澳大利亚对三叶草根瘤菌的应用都取得显著成绩。我国在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上应用根瘤菌接种措施已有30余年历史,采用筛选的优良菌  相似文献   
5.
大鲵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分布较广、体型较大的有尾两栖类,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析大鲵的食性可为人工养殖和保护大鲵提供资料。1985年10月—1988年3月,作者对大鲵的食性做了观察和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方法 1985年—1988年,共采集大鲵标本71尾。每年除1—2月气温低河水冻结,无法采集标本外,其余3—12月份每月均可采到标本3—5尾。把采到的大鲵立即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并在腹腔内注射福尔马林液。然后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营养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类种间竞争的新的数学模型:它是单种群增长的Cui-Lawson模型,在种间竞争上的推广。新的种间竞争模型克服了经典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ira方程的局限与不足,具有更广泛和复杂的行为,并在特殊条件下以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为其特例。因此,新的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是更一般的解释性模型,是对经典的Lotka-Voterra竞争方程的扩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加杨(Populus Canadensis),I—214(Populus euramericana(Dode)Guinier CV—214),中保14等杨树密度试验(1988—1991)为依据,分析了初植密度、竞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阐述了合理密度、合理密度范围、缓冲作用、上限合理密度线的形成过程。指出在双对数图上,上限合理密度线遵从Logistic分布(1nw=K/1+e(0.732·lnN-2.429),呈左侧伸展的S型曲线。该曲线可划分为近似于lnw一lnN直线的上中下三部分,其中间部分直线式的斜率为-1.5左右,称作合理密度直线式。对密度与生长的动态作了分析、概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甘露醇亚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两种增菌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各血清变型的选择性增菌作用作了研究。研究述及37℃下沙门氏菌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三种竞争菌混合培养生长动力学过程,测出了评价增菌培养基优劣的客观指标EI值;按沙门氏菌传统分离方法,对加有终浓度为10~1、10~2、10~4、10~6、10~8个活菌/毫升的沙门氏菌株与正常人大便的两种增菌培养基,经37℃下孵育20至24小时后作SS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和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通过两种培养基EI值及沙门氏菌分离结果的比较证实,甘露醇亚硒酸盐培养基对沙门氏菌株的选择性增菌作用明显优越于亚硒酸盐培养基(P<0.001)。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种内竞争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内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的最适竞争范围为10m; 2)胡杨竞争指数与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P<0.001),胡杨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对象木胸径达到20cm以上时,其竞争指数逐渐稳定,且维持在较低水平;3)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林分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4)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胡杨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5)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水分是决定极端干旱区荒漠植被空间分布与结构的主要因子;在胡杨林分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胡杨的种内竞争、空间格局及其与水分梯度之间关系,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南坡鹿围栏种群动态与食物资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3,13(3):161-165
1986年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设立面积为95公顷的围栏,将86只海南坡鹿分隔成一个孤立的种群。经过3个繁殖年度,种群发展到158只。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坡鹿采食植物的种类密度、高度和频率均明显减少,而坡鹿不食的植物种类则明显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逐年降低,而种群死亡率却有增加趋势。种群密度过高产生的拥挤效应和食物资源不足是造成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就保护区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