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采集的638份食品样品中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9.7%(n=62株),共检出16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鸭沙门氏菌。受试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16株耐环丙沙星沙门氏菌按GyrA和Par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不同氨基酸替代组合可分为5种突变型,其中GyrA亚基发生Ser83Phe和Asp87Gly变异,同时ParC亚基发生Ser80Arg变异为最常见的突变类型。62株食源性沙门氏菌中,qnr基因阳性的菌株共7株,占受试菌株的11.3%。qnrA和qnrS基因阳性菌株分别有2株和5株,没有菌株携带qnrB、qnrC和qnrD基因。aac(6')-Ib基因阳性菌株共有8株,其中3株经确认为携带其变体基因aac(6')-Ib-cr。结果表明,新乡市食源性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并且一些菌株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阴道卷曲乳酸杆菌对阴道致病菌的体外生物拮抗作用。方法将阴道卷曲乳酸杆菌分别与3株阴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混合接种于GAM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阴道致病菌的菌数。结果经混合培养后阴道致病菌的菌数明显下降。结论阴道卷曲乳酸杆菌A7在体外能明显抑制3株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3.
针对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细菌的特异保守基因设计环介导恒等温扩增(LAMP)引物,并以此套引物建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及灵敏性试验显示,LAMP法最低检出限为10-5,Real-time LAMP最低检出限为10-7,而普通PCR的检出下限仅为10-3;且LAMP全部反应在1 h内完成;LAMP反应结果可通过肉眼直接观测判定结果。LAMP快速检测常见食物中毒菌的方法初步建立,同时结合Real-time LAMP,可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并可实现仪器在线式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4.
烟曲霉rRNA基因ITS区的克隆测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骆志成  李若瑜 《菌物系统》2000,19(3):336-341
对烟曲霉rRNA基因内转录间区(ITS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将之与其他几种常见曲霉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发现3株烟曲霉的ITSⅠ区完全相同,而其中1株烟曲霉的ITSⅡ区与一条已知相应序列仅有2个碱基的变异。提示烟曲霉rRNA基因的两个ITS区序列均十分保守,而且与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及构巢曲霉的相应序列相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45.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重现人体消化过程中的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耐受性、致病机理、肠道菌群互作及疫苗开发,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综述了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应用,将现有胃肠道模型系统地划分为体外静态模型、体外动态模型、普通动物模型及人源化动物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模型的概念及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并对未来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体外评价甘草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四种牙周常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以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四种牙周常见致病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液体稀释法,考察甘草提取物对这四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不同浓度的甘草提取物溶液,绘制甘草提取物对四种牙周致病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甘草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0、1.50、0.75和1.50mg/mL,MBC值分别为6、3、3和3mg/mL。当甘草提取物达到对四种细菌的MBC值时,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可在2h后可达到杀菌效果,对于具核梭杆菌可在4h后达到杀菌效果。结论甘草提取物对以上四种牙周常见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7.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寻找一种新型抗菌制剂越来越重要。细菌细胞外膜对药物分子的通透性降低是引起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服膜介导耐药性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铁载体-抗生素耦合物。铁载体是细菌分泌的一种小分子铁离子螯合物,与铁离子螯合后被特定的外膜受体识别并转运至胞浆内供细菌利用。人工合成的铁载体-抗生素耦合物被特定外膜受体识别后主动转运跨过外膜进入胞质内。当铁载体-抗生素耦合物到达细胞质,它们通过释放药物杀死微生物,这可以阻止进一步获取铁离子,并且耦合物自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抗菌剂。本文综述了铁载体-抗生素耦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制剂的研究进展,有助于为进一步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对治疗耐药性细菌性疾病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青鱼赤皮病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铭 《水生生物学集刊》1956,(1):1-18,i001-i003
青鱼赤皮病又名擦皮瘟,是青鱼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时间很长,不论盛夏,严冬均有发生,且常兴青鱼肠管炎同时并发。每年青鱼死于是病者为数不少。1954年5月我们在浙江省吴兴县菱湖地区,开始进行皖,青鱼流行病的细菌学研究,  相似文献   
49.
50.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1]。在真菌镜检的基础上再做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将为药物选择带来较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