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71.
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因其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s在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 核富集转录体1(NEAT1)在阿尔茨海默症(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表达异常,并参与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即对lncRNA NEAT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2.
正常及癫痫源性海马复合峰电位细胞丛状放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发现清醒大鼠海马复合峰电位细胞(简称Cs细胞)的每一丛状放电中峰电位的数目(简称NSEB值)及丛内峰电位频率(简称IBSF值)是维持相对恒定的;大多数海马CS细胞具有其各自独特的NSEB及IBSF值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的海马CS细胞之间(第Ⅰ型~第Ⅲ型)NSEB及IBSF值分布的差异较相同类型的CS细胞之间NSEB及IBSF值的差异更为显著。这提示大多数海马CS细胞具有其各自独特且相对恒定的丛状放电特征。侧脑室内注入致癫剂红藻氨酸后,在一定时间内可使正常海马CS细胞丛状放电的特征发生至少两方面的变化:(1)NSEB及IBSF值显著增大;(2)不同海马CS细胞之间NSEB及IBSF值的差异程度降低,从而使CS细胞表现出典型的高频癫痫样丛状放电。  相似文献   
373.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特点是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从而引起突发性的脑功能紊乱.由于癫痫发作具有突然性,发作时患者常伴有意识丧失,癫痫的发作常造成患者意外的伤害.如能对癫痫发作进行有效的预测,就可在发作前对患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减少患者受到伤害的风险.癫痫预测的研究也对认识癫痫的发病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癫痫发作预测常用的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4.
用红藻氨酸(KainicAcid,KA)12mg/kg给SD大鼠颈部皮下注射,诱发动物出现癫痫发作,该癫痫发作于8小时内完全缓解,KA后1周再次给予KA(此次为阈下剂量5mg/kg)检测上述动物对癫痫刺激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于4周前开始并连续灌服微生态调节剂实验组动物癫痫敏感性形成受到明显抑制(P〈0.001),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内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  相似文献   
375.
大脑表面局部及全身性青霉素诱发动物癫痫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癫痫机制的研究,大多选用猫为实验对象,其令身性癫痫模型的爆发性痫样放电与人类某种癫痫相似。鉴于大鼠来源易于猫以及实验操作简便,选用大鼠制作全身性青霉素癫痫模型是有应用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