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股骨髁上骨不连,均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25例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4~8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后骨折端可获得坚强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应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Ta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 1年8月我科共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07例,均采用InterTan髓内钉系统进行治疗,其中男45例,女62例;年龄34-93岁,平均73.05岁.受伤肢体左侧63例,右侧44例.按AO分型,31-A1型32例,31 -A2型59例,31-A3型16例.记录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并发症、死亡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复查Harris评分,并对比患者健侧及患侧术前、术中及术后1周的颈干角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66.69分钟.颈干角:术前健侧:140.66±9.08度,术前患侧:118.00± 15.49度,术中患侧:135.16± 7.08度,术后1周患侧:137.51±15.21度.术前患侧颈干角与其他三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健侧、术中复位后患侧、术后1周患侧颈干角之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3例患者于随访过程中死亡,6例患者失访.9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22个月,平均8.6个月.2例患者发生头钉切出,3例患者术后练习后出现股骨疼痛症状,未发生股骨干骨折.9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临床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41-92分,平均78.5分,优良率80.6%.结论:髓内钉InterTan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3.
CBCT作为一种新兴辅助诊断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本文对CBCT在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多方面应用进行了综合阐述,包括微种植钉、阻生牙、颞下颌关节、气道和软组织分析等,同时通过与传统影像技术的对比,进一步展示了CBCT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比较运用逆行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分为逆行可膨胀髓内钉组(n=18)和锁定钢板组(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及功能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骨折最终都获得愈合;逆行可膨胀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上都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两组在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异;5例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中1例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延迟愈合。结论:股骨远端逆行可膨胀髓内钉在获得与锁定钢板相当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等特点,对于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并比较弹性髓内钉(ESIN)与钢板固定(PF)治疗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中段骨折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SIN组和PF组。ESIN组(n=45)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PF组(n=45)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等手术指标,随访评估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按Flynn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IN组患者手术切口显著小于PF组(P0.05),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PF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PF组(P0.05)。结论:与钢板固定比较,弹性髓内钉在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显著短于钢板固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固定,可作为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96.
为了评估外来单殖吸虫对我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eped e, 1802)的危害和入侵风险,对湖北省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的单殖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鳃部有2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其分别为异形锁钩虫Onchocleidus dispar Mueller, 1936和Clavunculus bursatus (Mueller, 1936),且该2种锚首虫均为外来寄生虫。在湖北大冶的大口黑鲈养殖场,异形锁钩虫和C.bursatus的感染率分别为12.90%和1.08%,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0.14和0.02;在武汉新洲大口黑鲈养殖场,大口黑鲈仅感染有异形锁钩虫,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22.22%和2.14。与原产地相比,大口黑鲈引进到中国后,鳃上寄生单殖吸虫种类明显减少;异形锁钩虫在长江中游养殖的大口黑鲈中已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97.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11,30(6):865-869
报道钉孢属Passalora Fr.的1个新种,日本防己钉孢Passalora cocculi-trilobi,1个新组合,漆钉孢P. rhoidis和2个新名称,梾木生钉孢P. cornicola,穿龙薯蓣钉孢P. dioscoreae-nipponicae。文中提供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绘图及讨论,新种还提供了拉丁文描述。研究的标本包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98.
黄伞单孢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和关帝山的WT3 和GD3两个黄伞纯化菌株为材料,显微观察了黄伞担孢子萌发的菌丝及交配特征,在PDA培养基上担孢子首先在其一端萌发出菌丝,宽度约3~4μm,接着产生分枝呈散发状向四周延伸。试验表明:单核菌丝体上可产生类似原基的凸状体,但不具结实性。两个单核菌丝交配后出现锁状联合是形成双核菌丝的典型特征,并具有结实性。  相似文献   
99.
骨牵引钉道周围皮温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骨牵引术后钉道酒精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钉道周围皮温测定方法,观察30例骨牵引钉道酒精护理的住院病例每周的皮温变化,并与自身体温对照,计算出钉道周围皮温与体温的温差(△T)。结果:骨牵引术后2周时钉道周围皮温最低,骨牵引术后5周时最高。与2周时上道周围皮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牵引术后钉道酒精护理可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相应局部皮温升高。皮温测定对预测骨牵引钉道炎症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0.
郭英兰 《菌物系统》2001,20(2):156-158
报道钉孢属一个新种:生在Lai木属Cornus sp.上的Lai木钉孢Passalora corni和1个新组合:生在四叶重楼Paris quadrifolia上的重楼钉孢Passalora paridis;尚有尾孢菌属的4个中国新记录种:蛇藤生尾孢Cercospora celastricola,危地马拉尾孢Cercospora guatemalensis,大漂尾孢Cercospora pistiae,和鼠尾草生尾孢Cercospora salviicola。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MH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