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121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老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男科收治的老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坐浴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的WBC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表对患者的前列腺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WBC计数及NIH-CPSI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及NIH-CPSI评分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联合中药坐浴能够提高老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肺癌临床路径,进入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并接受320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出实体1:1大小的患侧肺血管及肺病灶模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且模拟手术过程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观察术中肺血管与3D打印符合程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有无术中死亡、病理结果、并发症、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术中证实95%以上的肺血管可被3D打印出来。手术时间(51.4±18.1)min,术中出血量(40.2±20.3)mL。切除淋巴结(7.1±2.8)枚。无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回报示肺鳞癌13例,肺腺癌29例。病理分期:T1aN0M0 12例,T1aN1M0 10例,T1bN0M0 3例,T1bN1M0 3例,T2aN0M0 2例,T2aN1M0 12例。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其中肺感染6例、肺膨胀不全6例、房颤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后痊愈;术后引流时间(3.0±1.2)d,引流量(200.7±66.1)mL/d。42例随访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0月,40例无瘤生存,术后6个月发生转移脑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7和10个月死亡。结论: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于肺癌手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GDP与CHOP方案治疗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GDP组(n=40)和CHOP组(n=40)。GDP组患者给予GDP治疗方案(顺铂+吉西他滨+强的松),CHOP组患者给予CHOP治疗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GDP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CHOP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P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分别为(9.69±1.50)月和(16.72±3.06)月,明显大于CHOP组的(5.16±1.38)月和(10.98±3.3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P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72.50%,明显低于CHOP组的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P方案治疗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CHOP方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ASPP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学诊断癌症分型及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组织切片中ASPP2、i ASPP和p53的表达,SPSS软件分析ASPP2、i ASP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Ⅲ期的患者中ASPP2阳性表达的中位生存期大于阴性患者,i ASPP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于阳性患者(P0.05);p53野生型Ⅲ期患者ASPP2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大于阴性表达患者,Ⅰ、Ⅲ期i ASPP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大于阳性表达患者义(P0.05)。p53突变型患者Ⅲ期iASPP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大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ASPP2和i ASPP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治疗方式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ASPP2的阳性表达和i ASPP的阴性表达是NSCLC的保护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5.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生物体中行驶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各种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例如,DNA复制转录,RNA翻译,以及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聚合酶、翻译复合物、信号传导受体等都是蛋白质。正常细胞体内的所有蛋白质都由20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组成,它们通过立体构象变化及翻译后修饰等来控制其功能的发挥。而在实际应用中,学者们为了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发展了很多在蛋白质中引入20种自然氨基酸之外的非自然氨基酸(unnatural amino acid,UAA)的方法,如化学修饰合成、体外翻译、遗传密码扩展等,从而将蛋白质的性质根据研究和应用的需要进行拓展。本文综述了各类化学与生物中引入非自然氨基酸的方法,并介绍了非自然氨基酸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CD13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NSC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和其中30例癌旁边正常组织CD13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症组织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1%,高于癌旁边正常组织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133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以及不同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D133阳性及阴性患者近3年生存率比较,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高表达,且与NSCLC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PCNL治疗的8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肾积水的程度、结石的大小、尿培养的结果、手术持续的时间以及术中灌注液等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与PCNL术后发生发热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资料中,发热(38℃)人数为19人,占21.3%。其中,术前尿培养阳性、结石直径大于3 cm、合并中度及中度以上肾积水、手术持续时间长、灌注液用量多的上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发热的几率明显升高(P0.05)。而年龄、性别与上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发热的几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低压灌注、缩短手术时间、术前穿刺引流等都是预防上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发生发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正> 目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虽未确定,但其携带者的存在已无疑。有关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与慢性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的研究甚多。作者对乙型肝细胞癌和非甲非乙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现象进行探讨、比较。1974~1978年收治肝细胞癌患者共163例,将其中无输血史、HBsAg~+、抗-HB_c~+的病例作为乙型肝细胞癌(B组),将有输血史、HBsAg~-、抗-HBC~-的病例作为非甲非乙型肝细胞癌(非B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鄂西棘腹蛙的生活习性及其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棘腹蛙为山区流溪型种类,广食性,成蛙以捕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蝌蚪主要摄食藻类等植物食物。棘腹蛙有显著消灭为害森林的动物(昆虫),其有益系数为68.31%。  相似文献   
1000.
孟继鸿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102-105
传统认为脊髓灰质炎病毒(PV)仅能在人或灵长类细胞中增殖,本文报道一株对PV高度敏感的非灵长类动物细胞——兔子宫内膜上皮传代细胞系(ZMRUE-85)。经与HeLa、Hep-2、FL、MERN和MA104等细胞的比较研究,证实PV在ZMRUE-85细胞上能产生典型的溶细胞型病变和空斑,TCID90和空斑滴度均近似或高于上述5种人源或猴源细胞,这对PV宿主范围、受体本质及其感染性和致病性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