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家蚕雌性附腺及其Ng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雌蛾性附腺在化蛾前2到3天开始大量分泌胶状粘性蛋白,其贮存部迅速地膨大,而其Ng突变体的雌蛾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胶状粘性物质.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的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质谱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银染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范围内,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70 ku区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差异表达蛋白,其中No2,3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肌动蛋白A3,该蛋白质只在化蛹后期正常雌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Ng突变体中肌动蛋白A3的缺失,暗示了肌动蛋白A3可能与家蚕雌性附腺的胶状粘性物质的胞外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2.
家蚕雌性附腺及其Ng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雌蛾性附腺在化蛾前2到3天开始大量分泌胶状粘性蛋白,其贮存部迅速地膨大,而其Ng突变体的雌蛾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胶状粘性物质.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的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质谱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银染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 范围内,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70 ku区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差异表达蛋白,其中No2, 3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肌动蛋白A3,该蛋白质只在化蛹后期正常雌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Ng突变体中肌动蛋白A3的缺失,暗示了肌动蛋白A3可能与家蚕雌性附腺的胶状粘性物质的胞外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利用包含140个与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基因的Oligo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检测了藏猪在2、4、6和8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并在2月龄时与脂肪型的太湖猪和瘦肉型的长白猪进行比较.ANOVA分析结果表明:2-8月龄间藏猪分别有10和 7个基因的表达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2月龄时藏猪体重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和显著低于太湖猪(P<0.05),而藏猪肌纤维面积却为最大,但品种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2月龄时3个品种间分别有15和13个基因的表达差异达极显著 (P<0.01)和显著水平(P<0.05).STEM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直线下降和上升是藏猪在2 -8月龄间最具代表性的基因表达模式(P<0.01).另外,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RT -PC 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的Person相关系数平均高达0.856±0.109.提示:藏猪在2-8月龄间骨骼肌生长发育强度较肌内脂肪合成沉积占优势,2月龄时藏猪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品种低,而脂肪酸β氧化和肌纤维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与其在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全放牧散养的饲喂方式下长期形成的品种特性相符 [动物学报 54(3):442-452,2008].  相似文献   
44.
报道寄生拟隐脉叶蝉Sophonia spp.卵的尖角赤眼蜂属1新种,隐脉叶蝉赤眼蜂Hispidophila sophoniae sp.nov.,同时首次描述折脉宽翅赤眼蜂Ufens rimatus Linr的雌性特征,所有研究标本已制片,保存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45.
蓝尾石龙子的生长、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杜卫国  计翔 《动物学研究》2001,22(4):279-286
报道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的生长、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性成熟个体体色的两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体长、头长和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幼体体长生长率无显著的两性差异。成年雄体体长生长率显著大于成年雌体,因此,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性成熟后发生的,体长小于50mm的幼体,头长和头宽无性差异;当体长大于50mm。雄性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生长率显著大于雌性。并导致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并随个体发育变得越来越显著,蓝尾石龙子产卵雌体的最小体长为69.3mm,大于此体长的雌体均年产单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平均卵重均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平均值分别为6.4、2.783和0.554g。窝卵数与雌体产后状态无关,蓝尾石龙子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和卵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46.
杨江义  李旭锋 《植物学报》2002,19(5):552-559
对单倍体的用途和来源作了简略的概括。回顾了通过离体诱导获得雌性单倍体的研究历程,并分析了这一方法的优势。离体诱导雌性单倍体的效果受到供体植株的基因型、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胚囊发育时期、材料预处理、花器附属物、培养基、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子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雌性单倍体的个体发育方面,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试图揭示 (1)社会环境影响雌性果子狸 (Pagumalarvata)的交配日期 ,(2 )哺乳期母兽有雌二醇浓度升高的现象。通过检查是否排出交配栓并结合交配行为的发生与否确定开始交配的日期 ,使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中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 (1)一雄两雌组中优势雌兽开始交配的日期显著早于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 ,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之间无差异 ;交配期优势雌兽尿液中雌二醇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 ,而与单雌组中的雌兽无差异 ,但单雌组中雌兽尿液中雌二醇的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雌二醇的浓度 ;(2 ) 5头母兽产后第二天雌二醇浓度开始上升 ,在第 5天时达到高峰 ,其中 4头母兽的雌二醇浓度共出现了两个峰值 ,其间隔为 16 75± 4 4 6 (4)天。上述结果说明 :(1)社会影响仅对优势雌性个体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2 )哺乳期雌二醇水平的升高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东北虎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月份意外死亡的2例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雌性生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卵巢基质中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有腔卵泡及闭锁卵泡。间质腺不发达,在闭锁卵泡上皮样细胞增殖,形成一定量的间质腺细胞。输卵管漏半斗部至峡部黏膜上皮由柱状逐渐转化炎立方,黏膜形成许多皱褶,皱褶以漏斗部和壶腹部最多,子宫内膜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6岁个体子宫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2岁个体在子宫角处的子宫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在子宫体外多为单层立方上皮,子宫腺密度从卵巢端到子宫体端呈阶梯下降,阴道黏膜上皮大多为2-3层的复层扁平上皮。  相似文献   
49.
黑斑侧褶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测定了黑斑侧褶蛙成体的体长、体重、头长、头宽、眼径、鼓膜径、前肢长、后肢长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黑斑侧褶蛙雌体的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雄体。其它局部形态特征指标与体长呈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雄体的鼓膜径大于雌体,其余形态指标不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异。黑斑侧褶蛙雌体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皆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黑斑侧褶蛙通过增加个体大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50.
ADAMs是近几年发现和鉴定的一类具有多个结构域和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由信号肽区、前调控区、金属蛋白水解酶区、去整合蛋白区、富半胱氨酸区、表皮生长因子区、跨膜区和细胞质区组成,已发现30多种成员。它们在性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细胞融合、器官形成、细胞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ADAM10/Kuz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蛋白水解酶作用及ADAM17/TACE、ADAMTS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眼、肾、肾上腺、生殖等器官结构、功能的作用;另外,还对ADAM12/meltrin α促进肥细胞融合、分化、MIG-17介导细胞迁移等多种ADAMs在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