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0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分类简史 Petrocosmea是由D.Oliver于1887年根据自湖北西部描述的P.sinensis Oliv.(花冠的上唇与下唇近等长)建立的。接着W.B.Hemsley分别于1895年和1899年根据云南东南部的标本描述了三个种,并根据P.iodioides Hemsl.及P.minorHemsl.的花冠下唇远长于上唇的特征建立了新组sect.Anisochilus Hemsl.。W.G.Craib于1919年发表了本属的第一篇校订,记载了当时已描述的15种,其中包括H.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记述石龙子类 Scincomorpha 蜥蜴的—新属,甘肃拟贝氏蜥 Mimobefklesisaurus gansuensis gen. et sp. nov. 化石发现于甘肃省肃北县马宗山区晚侏罗世的赤金堡群.这是石龙子类化石在我国的第一次发现,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这类动物在亚洲的最早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3.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85,(4):409-412
<正> 1984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常委会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建议,决定评选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动、植物各10种,以便引起世界公众了解当前物种处境的危险,注意采取有力保护措施,解除其濒临灭绝的状态。 评选的程序首先是确定评选标准,专家们根据这些标准详细分析研究了设于英国剑桥的物种保护监测中心和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出版的红皮书、有关研究报告以及物种保  相似文献   
104.
秦永杰   《广西植物》1985,(2):141-145
<正> 五倍子,即由半翅目蚜科(Aphididae)的角倍蚜寄生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危害叶组织所造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虫瘿的总称。五倍子主要成分为单宁酸,是医药,化工、印染和国防上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的五倍子按外形可分为十余种,其中以角倍蚜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角倍蚜亦称五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一年有六个世代,终年生活,无休眠阶段。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当盐肤木快落叶之  相似文献   
105.
三江水绵图1 Spirogyra sanjingensis sp. nov. Celluis vegetativis 104-133μlatis, 142—295μlongis; dissepimentis planis; chromatophoris 9-10(11), anfractibus 1-1.5; conjugations scalari, tubo ex utroque cellula mascula et feminca emisso; cellulis fructiferis cylindricis, levi-  相似文献   
106.
湖北菱科的数量分类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菱科(Trapaceae)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浮叶草本,常见于湖泊,池塘及沟渠中。全世界约有70余种,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的温带、亚热带地区,亦见于热带地区,如印度,东南亚及非洲,后来被引进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中国有5至10种及其栽培种。菱科为一单属科。自林奈时期以来,菱科的分类学研究一直是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  相似文献   
107.
天南星科的生态地理和起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8.
伯乐树科及其近缘科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伯乐树科、省沽油科、牛栓藤科、七叶树科、无患子科、罂粟科,共6科、17属、2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依据花粉资料,探讨了伯乐树科的系统位置。认为伯乐树科与无患子目中牛栓藤科关系较为密切。牛栓藤科较为进化,伯乐树科较为原始。与无患子目中其他一些科关系不明显。伯乐树科与罂粟科、豆科中云实亚科的花粉形态有某些相似,而伯乐树科较为进化。与辣木科、白花菜科花粉形态较少相似。  相似文献   
109.
图们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点鸟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在居民点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其生态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杜恒勤(1958、1959)、周昌乔等(1959)、钱国桢(1964)、郑光美(1965、1982),赵正阶(1981)等,对麻雀、家燕、金腰燕等居民点鸟类进行过大量种群生态学研究。居民点鸟类群落研究和数量统计,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10.
云南壮异蝽属及娇异蝽属新种记述(半翅目:异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树芝 《动物学研究》1986,7(2):139-146
云南地区的壮异蝽属(Urochela Dallas)和娇异蝽属(Hrostylis Westwood)截止到目前共记录23种。本文记述了在该省西部地区发现的5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 钩壮异蝽Urochela hamata,新种(图1,2) 体黄褐色,具黑褐色花斑及黑色刻点。触角第4节中部及第5节基半部为淡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