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梁远飞  梁远英  邱莉霞 《蛇志》2011,23(1):36-38
目的探讨土茯苓、金银花等中药对隐性梅毒的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将67例隐性梅毒患者分为青霉素联合大剂量土茯苓、金银花等中药辨证治疗组(治疗组)33例,单纯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组)34例,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RPR有效率和阴转率,检测其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RPR有效率和阴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CD4+CD25+T细胞比较,治疗组(7.62±1.45)%,对照组(11.04±2.85)%(P〈0.01);CD4+CD25+CD28+T细胞比较,治疗组(88.55±6.57)%,对照组(90.74±5.86)%(P〉0.05);CD4+CD25+CD152+T细胞比较,治疗组(3.83±1.64)%,对照组(3.62±1.93)%(P〉0.05)。结论土茯苓、金银花对隐性梅毒治疗有效,可提高RPR有效率和阴转率,降低了CD4+CD25+T细胞数量,而活性功能不变,从而改善免疫抑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2.
Zhang B  Tian F  Tan L  Xie D  Sun C 《遗传学报》2011,38(9):411-418
Tiller number and culm length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d determinate grain production in rice.A line SIL046,derived from an introgression lines population developed by an accession of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and a high-yielding indica cultivar Guichao 2 (Oryza sativa L.).exhibits a higher tiller number and shorter culm length phenotype than the recipient parent Guichao 2 (GC2).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tillering dwarf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novel single recessive gene,referred to as the high-tillering dwarf3 (htd3),which located within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13.4 cM between SSR makers RM7003 and RM277 on chromosome 12.By means of fine-mapping strategy,we mapped HTD3 gene within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2.5 cM and the physical distance of 3100 kb in the centromere of chromosome 12.Further identification of HTD3 gene would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to unco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m and tiller,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yields in rice.  相似文献   
73.
张唯 《生物学通报》2013,(12):30-32
立足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进行“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一节的教学,学生通过对典型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找出规律,在运用中理解并提高分析g-4断能力;通过学习认识遗传病的危害,掌握遗传病的预防措施,并理解这些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从而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74.
肖辉海 《生态学报》2007,27(9):3901-3909
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sativaL)长选3S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伸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24℃条件下,在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前第4天和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两者节间日均伸长长度基本一致,但从始花前第4天至始花当天,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日均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敏感期分别进行22、24、26、28℃4种人工温度处理,28℃条件下穗颈节间伸长受阻,出现包颈现象;26~22℃条件下穗颈伸出长度都为正值,不包颈,但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通过对穗颈节间细胞数目和细胞长度的比较分析表明,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穗颈节间最内和最外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变短。  相似文献   
75.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遗传病”是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中“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一部分,本单元主要涉及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等内容。从内容上看,“人类遗传病”在本模块中内容虽然较少,但与本模块其他单元的内容有着紧密联系。遗传病是人类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所以它与生物变异直接相关,遗传病在遗传时同样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对遗传病的人工干预又与生物进化有着联系。  相似文献   
76.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培矮64S作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长选3S幼穗各发育时期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数量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选3S在幼穗分化的二核期至始花期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二核期及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穗颈节间的细胞个数和平均长度两者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但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长选3S穗颈节间薄壁细胞增加3759个,细胞平均长度为72.9μm,培矮64S增加3134个,细胞平均长度为38μm,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77.
习惯性错误一般都是不易发觉的。列举了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常犯的7个习惯性错误并对此进行阐述,为广大教师的生物学学习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法反馈学生的听课情况,与以往以"第三人称"教学进行比较,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及时校正教学细节,不断总结、反思、提高、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9.
1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是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第2课时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为:“概述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80.
稻瘟病新隐性抗病基因pi55(t)的遗传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晶丝苗2 号是广东省优质稻主栽品种和省区试对照品种, 具有高度的稻瘟病抗性.用中国不同地区297 个稻瘟病菌株进行抗谱分析, 粤晶丝苗2 号对广东、四川、辽宁和黑龙江稻瘟病菌群体的抗性频率均达到100%, 其抗谱较主要抗源品种三黄占和28 占更广. 利用不同的菌株, 对粤晶丝苗2 号/露明的F2 群体和F4 株系进行抗性分离分析, 结果表明, 该品种的稻瘟病抗性由显、隐性的多基因控制. 通过基于F4 单基因分离株系的BSA 分析, 分别在染色体2, 6, 8 和12 上筛选到了与其抗病基因连锁的候选标记. 通过基于基因组位置已知的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 将其中的隐性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 约1.9 cM/152 kb 的区域内. 由于该区域内尚未有主效抗病基因的存在, 因此, 该基因是新的隐性抗病基因, 被命名为pi55(t). 通过对该区域内候选基因的注释, 发现其中编码LRR 蛋白的Os08g40090 和编码重金属结合域蛋白的Os08g40130 可能是其最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