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302.
本文对采自陕西洛南上湾剖面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Cupitheca进行了研究,系统厘定和描述了两个种,分别为Cupitheca holocyclata和Cupitheca costellata,并对Cupithecidae科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文所描述标本的壳体多为次生磷酸盐化保存,壳体表面纹饰保存较好;C.holocyclata管体表面为横向纹饰,C.costellata管体表面为纵向纹饰。C.holocyclata全球广布,如南澳大利亚、南极乔治王岛、格陵兰东北部、加拿大纽芬兰等地皆有报道,产出于下寒武统中上部地层,具有一定的洲际地层对比意义。本文为C.holocyclata在中国首次发现。C.costellata仅发现于华北,即本文所研究的洛南辛集组及其同期地层安徽淮南与霍邱的雨台山组。  相似文献   
303.
张润志 《昆虫知识》2014,(2):399-399
<正>大型瓢虫,体长可达10~11mm。菱斑食植瓢虫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分布,主要取食瓜蒌、龙葵、茄子和瓜类植物。  相似文献   
304.
曾经有一首歌给我印象极深,名字叫做《飘动的红纱巾》。那是当年的春节晚会剧组的原创歌曲。歌曲中的主人公是位工作在山区的女教师,为保证学生不缺课.她常年往返于学校和孩子们家中.于是,人们就总能在蓝天碧草间看到那个围着红纱巾的熟悉身影.她成了这个山区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305.
安太庠等(1985)把金粟山组分成4段,其中2-4段产有较丰富的牙形类化石Tasmanognathus动物群,当时定其时代为Caradocian期。后来,崔智林等(2000)在该组的第二段硅质岩和灰岩中发现放射虫也认为是Caradocian期的。这次,我们在第4段中找到了一个以Secuicollacta ornata为主的放射虫动物群,Noble和Aitchison(2000)在讨论早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时提出把Secuicollacta的首现作为凯迪期的开始,并把其归属到他们建立的大门孔同心状球形放射虫带1中。因此,金粟山组有可能是凯迪期的。同时,我们对崔智林等(2000)发现的放射虫动物群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个动物群是以Secuicollacta,Kalimnasphaera,Protoceratoikiscum,Palaeoephippium和Haplotaeniatum等属为特征,其时代也是凯迪期的。根据王志浩等(2011)最新研究,金粟山组的2个牙形类化石带,即上部的Tasmanognathus gracilis-T.multidentatus带和下部的T.shichuanheensis带分别可以同王志浩等(1996)建立的晚奥陶世凯迪期Phragmodus andatus带和Beodina compressa-Microcoelodus symmetricus带上部带对比。因此,金粟山组应该是凯迪期的,而不是过去认为桑比期的。文中共描述放射虫9属18种,其中有一个新种,归属5目7科。这个组的放射虫可以建立一个组合带二个亚组合带,即Secuicollacta ornata组合带,下部的Protoceratoikiscum chinocrystallum-Kalimnasphaera maculosa亚组合带和上部的Haplentactinia baltica-Inanibigutta aculeata亚组合带。下亚组合带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Malongulli组,美国内华达Hanson Creek组和俄罗斯西伯利亚Gorny阿尔泰Tekhten组,由于产有许多相同的凯迪期的放射虫属种而可以互相对比;上亚组合带同爱沙尼亚,德国北部,波兰北部冰川漂砾中的放射虫动物群成分相似,都含有Haplentactinia baltica和Inanibigutta aculeata等,两者也可以互相对比。同时,这些冰川漂砾很可能来自当时的古亚洲洋。  相似文献   
306.
为解决荚蒾属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究叶片解剖结构在分类学中的价值,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1种中国荚蒾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气孔大小、气孔器类型和角质层纹饰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为荚蒾属种间分类关系提供证据。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浅波状、波状与深波状4种式样,其中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且垂周壁式样较上表皮更稳定。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形状为近圆形、椭圆形2种;气孔器类型包括不等型、平列型和无规则型3种;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有近平滑、浅波状、波状3种;气孔器外围角质层纹饰有脊状隆起、条状隆起2种。研究表明,荚蒾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在种间差异明显,可作为种间鉴定及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07.
陕西羽叶报春是百年绝迹、曾被植物界视为已经灭绝或可能灭绝的植物,开展人工栽培研究,对于保护这一极危物种,实现园林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陕西羽叶报春人工栽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8.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种类丰富,本区共有苔藓植物46科95属180种(包括种下类群)。其中苔类植物14科18属37种。藓类植物32科77属143种;优势科为青藓科、提灯藓科、丛藓科、羽藓科、真藓科、绢藓科和灰藓科,优势属为提灯藓属、真藓属、青藓属、光萼苔属、绢藓属、灰藓属、凤尾藓属、丛本藓属、缩叶藓属、羽藓属和仙鹤藓属;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性;东亚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有42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有15种;中国特有种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中以西南区系成分为主。本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中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309.
310.
双翅目的鹬虻科(Rhagionidae)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昆虫,金鹬虻属(Chrysopilus)的种类有些捕食蝗卵、象虫幼虫等而甚有益,国外曾用于生物防治。金鹬虻属为本科的一个大属,已知270余种。我国除台湾省有9种外,仅东北地区记录过一种,最近我们研究了云南和广西的标本又增加了11新种;本文记述陕西的5个新种,有的也分布于甘肃、宁夏和山西等地。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我校昆虫标本室,三斑金鹬虻的一对副模分藏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周氏金鹬虻则以周尧教授的姓氏来命名,感谢他对后辈的热情栽培,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