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Cresyl Violet(CV)和Fluoro-Jade B染色观察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蛋白在海马的异常表达和分布.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延长动物的寻台潜伏期,减少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和穿梭次数.CV和Fluoro Jade-B染色结果显示,海马注射APP抗体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和退变.同时伴MAP2免疫染色的减少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免疫染色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诱导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异常表达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记述我国柱角水虻亚科3新种,即周氏柱角水虻Beris zhouae sp.nov.,条斑离眼水虻Chorisops striata sp.nov.,弯突星水虻Actina curv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93.
食物蛋白含量和限食对雌性东方田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霞  王勇  张美文  李波  杨玉超 《生态学报》2011,31(24):7464-7470
为了研究食物蛋白含量和限食对雌性东方田鼠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以成年雌性东方田鼠为对象,在控制其他因子一致的条件下,依据食物条件设置4个处理组:20%蛋白质+自由取食、20%蛋白质+70%限食、10%蛋白质+自由取食、10%蛋白质+70%限食.经过4周的食物驯化,测定了动物体重、动情周期、雌激素(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内脏器官(脾脏、肝脏、肾脏、子宫)湿重等指标.结果发现:(1)限食70%使东方田鼠体重减少,动情期缩短,脾脏、肝脏、肾脏及子宫湿重均显著减轻.(2)10%蛋白含量降低了脾脏湿重和肝脏湿重,但未显著影响体重、肾脏湿重和子宫湿重.(3)蛋白和限食均未影响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的含量及动情周期的长短.实验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不理想的情况下,成年雌性东方田鼠通过降低体重来维持基本生存,内脏器官重量也相应地减轻,但是与繁殖相关的生理特性变化不显著.相对与食物蛋白含量,可获得的食物量的多少是引起东方田鼠生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反映出食物资源对成年雌性东方田鼠的生理特性产生了影响,但这些影响对其繁殖行为的调控强度及季节性的种群波动的作用还需结合其他相关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94.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磊  张磊  段学军  董雅文  秦贤宏 《生态学报》2011,31(22):6832-6844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Ⅴ类水质的区域占32%,Ⅴ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质低于Ⅳ类.另一方面,对应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研究,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析了流域农田污染因子和工业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水环境污染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地利用强度、三次产业结构、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基于主成分载荷,解析了四个水环境污染因素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研究得出工业化仍是区域水环境污染最大影响因素,但区域水环境恶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级进行分区,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市县区域分解特点,发现县级市比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主要是由于县级市工业发展相对较为粗放,水环境监管的区域差异性.为控制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提出了在流域内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调整重污染工业结构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区域差别化削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Jiang DY  Yu ZW  Xu ZZ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364-368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量,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先降后升又降的趋势.0~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8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随灌溉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向深层运移加剧,在成熟期,0~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低,12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升高,并在120~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出现高峰.灌溉量不变,施氮量由210 kg·hm-2增加到300 kg·hm-2,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0~200 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随灌溉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全生育期灌溉量为60 mm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显著提高.本试验中,施氮量为210 kg.hm-2、两次灌溉总量为60 mm的处理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且土壤硝态氮损失少,是较合理的水氮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APP695^K595N/M596L(Swedish突变)转基因小鼠和评价痴呆表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将APP695^K595N/M596L突变基因插入到小鼠朊蛋白(mouse prion protein)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APP695^K595N/M596L突变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突变基因表达。Thioflavin-S染色检测不同年龄转基因小鼠大脑病理改变。Morris水迷宫动态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结果建立了人APP695^K595N/M596L转基因小鼠,Thioflavin-S染色显示转基因小鼠9月龄时在脑海马区可检测到老年斑形成,并且在11、12月龄时明显增多。Morris水迷宫结果发现与同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该转基因小鼠5月龄开始出现学习记忆能力缺陷,7、9、11月行为学结果证实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缺陷随年龄增加而日趋严重(P<0.05)。结论建立了人APP695^K595N/M596L转基因小鼠,并能再现人类阿尔茨海默症的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利用APPswe/PSΔE9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探索治疗痴呆有效的中药单体。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选定12种中药单体,加入鼠粮中对APPswe/PSΔE9双转基因小鼠在5月龄开始进行治疗,以安理申作为阳性药对照,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并与安慰剂组小鼠进行比较。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吴茱萸碱能够显著缩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增加穿过原平台区的次数。结论吴茱萸碱能够显著改善APPswe/PSΔE9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益母草水提物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旨在了解益母草新的药用价值。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前体脂肪细胞,取传代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益母草水提物处理,MTT法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益母草水提物可明显抑制小鼠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建立可以准确检测小菜蛾血清中痕量β-蜕皮激素的超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法。【方法】小菜蛾血清β-蜕皮激素样品用乙腈提取并进行蛋白沉淀,以C18色谱柱分离,经UPLC-MS/MS检测,以芸苔素内酯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在0.5-50μg/L浓度范围内β-蜕皮激素线性相关系数R~2=0.9998;在0.5、10和50μg/L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91.9%-10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n=5)在3.2%-9.2%之间;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L。【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性强等优点,可为昆虫血清中的β-蜕皮激素检测提供科学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皮肤创口修复敷料,在海藻酸钠(SA)和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的基础上复合人发角蛋白(KTN),制得KTN/SA/PAM水凝胶皮肤敷料。用电子万能测试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KTN/SA/PAM水凝胶皮肤敷料拉伸强度为42.41 kPa,弹性模量11.19 kPa,接近人体皮肤组织;与带血猪皮的黏附性可高达为5.1 kPa,2 h吸水率为144.3%,较好地满足了皮肤创口修复敷料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的大鼠皮肤创面修复实验显示,KTN/SA/PAM水凝胶皮肤敷料相对于市售创口贴和SA/PAM水凝胶具有更好的修复能力,创口皮肤组织切片组织学分析表明,经KTN/SA/PAM皮肤敷料处理后的创口处未成熟组织区域最小,胶原纤维排列最为整齐,14 d后,伤口愈合程度与正常皮肤几乎接近。预示KTN/SA/PAM皮肤敷料可能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皮肤伤口修复敷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