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李新华  王聪  陈钘  王探  胡金良 《四川动物》2011,30(3):421-423,428
为了解外来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入侵方式,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了鸟类对美洲商陆种子的传播作用.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和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微生物降解反式茴脑获得茴香酸的产量,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2的发酵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降解过程的转化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氮源种类及浓度、反式茴脑添加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以及装液量对茴香酸生成量、反式茴脑降解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影响茴香酸生成量的显著因素并获取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验证。结果表明氯化铵浓度、初始pH和装液量是显著影响因素,最佳发酵条件为:柠檬酸钠10 g/L,氯化铵1.26 g/L,反式茴脑添加量1%,发酵温度30℃,接种量4%,初始pH 7.9,装液量42 mL/250 mL。优化后茴香酸生成量为7.24 g/L,为优化前的3.5倍,茴香酸摩尔生成率为80.72%,反式茴脑降解率为89.81%,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270.28%和97.78%。综上,假单胞菌NT2是生物转化生产茴香酸的潜力菌株。响应面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反式茴脑的降解率和茴香酸产量,这为大规模生产茴香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生物行为变化研究的新模式——工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群体由1只蜂王、几百只雄蜂和数千只工蜂组成,工蜂数量巨大,除蜂王和雄蜂共同完成生殖任务,巢内外活动均由工蜂完成,其行为呈现多样性。工蜂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其活动范围由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巢内环境发展到复杂的巢外自然环境。随发育阶段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工蜂的生理、行为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为综合研究生物行为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可能。又因工蜂数量多、体积较大易于观察、标记、饲养管理简单,而且目前对其形态、发育、生理、分子生物学、神经、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所以工蜂成为研究生物体行为变化、发育机理和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理想模式生物。该文介绍工蜂活动由巢内发展到巢外时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以及部分变化的机制,主要包括行为的变化、激素的分泌、代谢活动、飞行能力、神经系统等。  相似文献   
994.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产卵。对中华鲟繁殖季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水位等水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中华鲟产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葛洲坝截流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江段10~11月份的月平均流速及11月份的月平均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P〈0.001),而月平均水位、流量及水温的变化不明显。多年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鲟产卵时,5种水文因子的参数均有一定的变动范围。1983~2004年期问,37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水温范围为16.10~20.60℃,平均为18.63℃;日平均水位范围为40.69~47.32m(黄海高程),平均为43.91m;日平均流量范围为7170~26000m^3/s,平均为13908m^3/s;1983~2000年31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10~1.32kg/m。,平均为0.46kg/m。;日平均流速为0.81~1.98m/s,平均为1.30m/s。分析得到较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温是18.0~20.0℃,流量是14100m^3/s,水位是42.0~45.0m,含沙量是0.2~0.3kg/m^3,底层流速是1.0~1.7m/s。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而且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即产卵繁殖。三峡工程运行后,下游江段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而江水含沙量下降对其产卵繁殖较有利。  相似文献   
995.
红壤表土团聚体粒径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湖北省咸宁市的3种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土槽,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土壤团聚体粒经对坡面径流和侵蚀的影响以及泥沙特性。结果表明,在前期含水量、坡度一致的条件下,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其稳定性减小,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缩短;侵蚀量也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供试3种土壤中〈2mm团聚体侵蚀量最大,依次为3.40、2.55、3.33gm^-2min^-1。侵蚀泥沙平均重量直径随着坡面表土团聚体初始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坡面侵蚀机理,为泥沙输移模型开发提供必要的土壤参数。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发根农杆菌菌株Ar1334与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叶片外植体共培养转化体系,共获得58个发状根无性系(SL-1~58).以发根农杆菌Ri质粒TL-DNA上的rol C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对发状根进行PCR检测,得到了预期的560 bp目的片段,表明Ri质粒T-DNA整合到发状根基因组中.将筛选出的株系SL-7接种在MS培养基上分别置于光、暗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发现:SL-7在暗培养条件下呈乳白色,具有多分枝、多根毛、无向地性等典型的发状根特性;在光培养条件下,发根呈粉红色,少分支且生长缓慢;以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cDNA片段为探针,分别对光、暗条件下的发状根进行Northern blot检测,发现光对PAP基因的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将发状根粗蛋白提取液与TMV病毒液混合后,摩擦接种于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离体叶片,发现暗培养的发状根粗蛋白提取液对TMV抗性明显提高.表明商陆发状根的生长及PAP基因的表达都受到光的负向调控.该结果为商陆发状根的规模化培养和PAP蛋白的离体合成优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汉江中下游水文特点与渔业资源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文特点和渔业资源状况的研究,分析了该区域水文与饵料生物、渔业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中段的水文变化趋势适宜于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由于水文状况,汉江中下游的鱼类生长与繁殖季节晚于长江干流;4—6月的水文状况适宜下游江段饵料生物的生长;汉江中下游的饵料生物丰富,为鱼类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汉江下游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组成简单,种群中以小型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998.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维生素对乳酸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序采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最速上升法以及中心组合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盐酸吡哆醛和生物素对拟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合成乳酸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维生素B1和生物素对L.paracasei的生长及产酸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维生素的最佳组合是:维生素B10.053mg/L、维生素B20.01mg/L、烟酸4.0mg/L、盐酸吡哆醛0.2mg/L、生物素0.075mg/L。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微波技术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干燥桑叶粉为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提取桑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与热水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率高,且所得桑叶多糖更能明显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是一种更好的桑叶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响应面法优化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卑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全因子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后,运用Box-Behken设计的响应面试验(Response-surface experiment)对绿色产色链霉菌TN-29进行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响应面法对40h分批发酵结果的优化分析表明:豆饼粉、甘露醇及葡萄糖三种因素对卑霉素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在豆饼粉、甘露醇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3.61%,2.99%,0.58%时,发酵液中效价值达到77.9U/ml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