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开展野生动物种群分布数量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是制定物种科学保护决策的基础和关键。以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nsis xanthopygus)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0年在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穆棱林区,采用大样方调查方法收集马鹿在雪地留下的足迹信息分析马鹿种群数量;通过相机监测、足迹链跟踪和大样方调查3种方法综合收集马鹿活动点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建模分析马鹿生境适宜性。马鹿种群分布数量研究结果表明,穆棱林区马鹿种群密度为(0.0645±0.009)只/km~2,种群数量为47—61只,主要分布在研究地区南部的和平、龙爪沟和共和林场。生境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因子中,居民区对MaxEnt模型的贡献率为44%,马鹿主要在距居民区距离约5 km和10—15 km的区域活动,在偏僻的林间小道和乡村道路马鹿生境适宜性较高,其对模型贡献率分别为16.8%和10.2%;植被因子中,在距常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距离4 km范围内,随距离增加马鹿生境适宜性逐渐降低。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鹿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09 km~2,仅占研究区域的10.39%,主要...  相似文献   
82.
Inner Mongolia(内蒙古):Alxa League(阿拉善盟),Alxa Left Banner(阿拉善左旗),Xinhaote(新浩特),roadside,1984-07-22,X.T.Lei(雷喜亭)et al.840535(type,HIMC)。 一年生草本,高约30cm。茎直立,四棱形,无粉,有分枝。下部叶对生,中部和上部  相似文献   
83.
记述采自我国内蒙古贺兰山的2种小蚁蛛,其中有1新种:阿拉善小蚁蛛Mi-caria alxa sp.nov.,1新纪录种:图瓦小蚁蛛Micaria tuvensis Danilov,1993。  相似文献   
84.
阿拉善地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孙庆 《动物学杂志》1997,32(3):49-50
阿拉善地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孙庆(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卫生防疫站临河市015000)关键词啮齿动物荒漠地理分布区系组成阿拉善阿拉善地区啮齿动物调查始于19世纪初俄罗斯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波坦宁等来本地区进行动物采集,建国后李庆安、孙庆、王...  相似文献   
85.
黑龙江东部马鹿集群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明海  钟立成 《兽类学报》1992,12(4):243-247
本文根据野外观察到的112群马鹿,初步研究了马鹿的集群行为。野生鹿群大小范围为2—19头,平均群内头数为3.55,鹿群在各季节具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3种类型鹿群的观察分析,发现母仔群是主要的鹿群类型,该类型在各季节中所占比例较大(26%—53%),且在产仔期和哺乳期群内分化较高。而在妊娠期群内分化较低。公鹿群在全年比较稳定,混合群在各季节变化较大,每群平均数4.58头,为3种鹿群类型中最大者。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的野外工作结果表明,桃力庙 - 阿拉善湾海子(以下简称桃 - 阿海子)对于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生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出现于那里的湿地鸟类集中地反映了鄂尔多斯荒漠型湿地鸟类群落的特点;鉴于我国于1992年7月已成为《具国际重要意义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简称《拉姆萨公约》)的缔约国,本项研究比照《公约》所推荐的评判标准对桃 阿海子作了评估,提出该地点依据《公约》标准应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87.
贺兰山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 年12 月至2008 年1 月,在贺兰山地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的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 条沟段里进行调查,共测定了72 个取食利用样方,59 个卧息利用样方和131 个对照样方的18 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马鹿在冬季偏好的取食地为平滑起伏坡,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间距较远,灌木密度大,草本盖度较高,位于< 15°的半阴半阳坡的下坡位,距裸岩远,隐蔽度高;偏好的卧息地在山地疏林草原带的平滑起伏坡上,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灌木矮小、稀疏且距离较远,草本盖度较高,位于< 15°阳坡的下坡位,远离裸岩,隐蔽程度高。马鹿冬季的取食和卧息生境在草本盖度和隐蔽度上差异极显著。相对于卧息生境,马鹿冬季的取食生境对草本盖度和隐蔽度要求更低一些。马鹿冬季取食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1.155 - 0.149 × 乔木高度- 0.066 × 草本盖度+ 0.190 × 坡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86.8% ;马鹿冬季卧息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 30.936
+ 0.494 × 乔木高度+ 0.257 × 坡度-0.002 × 海拔高度+ 0.387 × 隐蔽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95.8% 。食物、隐蔽条件以及贺兰山的独特地形特征是影响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阿拉善黄芩与甘肃黄芩应为同一种,其合法学名为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els。  相似文献   
89.
马鹿臼齿磨损率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林区随机收集到野生马鹿下颌骨95个样本。采用Robinette等提出的下臼齿测量方法,测量了其中72个样本(年龄≥2。5龄),并提出了马鹿臼齿磨损率(MR)的计算公式:MR=∑^3i=1wi/∑^3i=1hi(其中,wi=第i个下臼齿咀嚼面的最大宽度平均值;hi=第i个下臼齿舌侧牙龈线至齿尖或最高点的高度平均值)。通过MR与牙齿齿轮年龄鉴定法确定的鹿年龄之  相似文献   
90.
东北马鹿(Cervuscanadensis)种群面临着地理隔绝和生境破碎化等问题,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性别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隔离种群的生存现状,为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56份马鹿粪便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识别出2015年冬季56只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