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陈丽莉  刘绍龙 《四川动物》2012,31(4):598-600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泽陆蛙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泽陆蛙的消化道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各管壁都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食道黏膜层有皱褶和纤毛,无杯状细胞;胃黏膜层有杯状细胞和胃腺,黏膜下层有血管分布;小肠具绒毛、杯状细胞和肠腺,大肠皱褶少,杯状细胞也少。  相似文献   
102.
通过观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GDGM)及作者野外采集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对中国盔孢菌属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对中国分布的16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并编写了分组、分种检索表。其中,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2个:秋生盔孢菌[Galerinaautumnalis(Peck)A.H.Sm.&Singer]和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黑龙江省新记录种3个:异囊盔孢菌[Galerina heterocystis(G.F.Atk.)A.H.Sm.&R.Sin.]、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吉林省新记录种2个:异囊盔孢菌[Galerina heterocystis(G.F.Atk.)A.H.Sm.&R.Sin.]和苔藓盔孢菌[Galerina hypnorum(Schrank)Kühner];辽宁省新记录种1个: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浙江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湖北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湖南省新记录种1个:秋生盔孢菌[Galerina autumnalis(Peck)A.H.Sm.&Singer];广西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四川省新记录种3个:苔藓盔孢菌[Galerina hypnorum(Schrank)Kühner]、条盖盔孢菌[Galerina sulciceps(Berk.)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贵州省新记录种3个: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毒盔孢菌(Galerina venenataA.H.Sm.)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西藏新记录种3个: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新疆新记录种1个: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  相似文献   
103.
白腐担子菌粗毛栓菌是一种木栖真菌,通常根据其子实体的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鉴定.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该菌将呈现出显著的形态变化:在振荡的营养液中,只能形成空心的菌丝体球;在静止的半丰富和贫营养液体培养基中,将分别产生花簇样和蜂巢样结构;在麦草粉和松木屑上,子实体呈圆面包状;在杨木条上,将长出类似于野生型的平伏状或叠瓦状子实体.本文还提出了真菌形态建成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4.
QRS波群是ECG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电信号分析的基础.QRS波群的检测方法已经有很多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并逐步地走向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实现.本文就QRS波群的检测方法作了具体的整理与分析,较全面的阐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算法,最后作者对检测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5.
花椰菜与黑芥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丽  赵泓  陈斌  刘凡 《植物学通报》2008,25(2):176-184
利用非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芸薹属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与黑芥(B.nigra)的种间杂种,实现了野生种质抗病基因向甘蓝类蔬菜作物的渗透。以具有良好再生能力的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作为融合受体,具有抗黑腐、黑胫和根肿病优良性状的黑芥叶肉原生质体作为融合供体,用不同强度的UV射线处理后,利用PEG方法诱导供、受体原生质体融合。培养后获得170棵再生植株。选取来自40个不同愈伤组织的40棵单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RAPD和SRAP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其中30棵为体细胞杂种。染色体计数显示,约23%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小于供、受体染色体数之和。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显示,杂种植株DNA含量是受体的2—4倍,20%杂种植株DNA含量小于供、受体之和。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对实验室已分离的1株高效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DON)的真菌(NJA-1)鉴定,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区基因序列的扩增、测定。形态学观察发现该菌属于曲霉属黑色组曲霉黑曲霉集合体。进一步分别用引物对BMB-CR和ITS2及ITS1和ITS4扩增rDNA的ITSⅠ-5.8S rDNA-ITSⅡ,得到总长为738 bp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基因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该菌rDNA ITS区基因序列与塔宾曲霉的同源性为100%,最终确定NJA-1为1株塔宾曲霉。菌株NJA-1 rDNA ITS区基因序列收录入GENBank,登陆号为EF178271。还对NJA-1的生长特性、炭源和氮源的利用、适宜生长的培养基pH等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为该菌的大量培养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药用植物蛇足石杉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y.]是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小型草本植物,土生、附生或生于苔藓层中,喜阴凉潮湿环境。蛇足石杉含石杉碱甲,为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特效药。对蛇足石杉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与共生真菌研究)、繁殖与栽培、药用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与保护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8.
安徽大别山粒毛盘菌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辉  叶明  谭炜 《生物学杂志》2008,25(1):26-27,8
大别山区森林植物极其丰富多样,区内气候温暖湿润,为粒毛盘菌等腐生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基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对该地区粒毛盘菌等相关类群资源进行了研究,报道了粒毛盘菌属7个分类单元,包括Lachnum ciliare,L. nudipes,L.pudibundum,L.ptgmnaeum,L.subpygmaeum,L.sichuanense和L.virgineum,利用物种描述式表明了种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中部分种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9.
人乳头瘤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通过性传播的环状双链DNA病毒,与宫颈癌、阴道癌、头颈部癌症、阴茎癌和肛门癌等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该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危险的致癌因素.HPV持续感染宿主在于它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现就近年来关于HPV的免疫逃逸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的105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共报道中国沿丝伞属(NaematolomaP.Karsten)真菌6种,其中1个拟定新种,即圆盘沿丝伞(拟)(Naematoloma discodium Meng T.X.et Tolgor);1个中国新记录种,即亚绿沿丝伞[Naematolo-ma subviride(Berk.&Curt.)Smith A.H.];内蒙古、吉林、江西、西藏新记录种烟色沿丝伞[Naematoloma capnoides(Fr.)P.Karsten]和内蒙古、四川新记录种亚砖红沿丝伞[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Fr.)P.Karst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