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7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41.
兴安落叶松林火灾变阀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立系列林火生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模拟,系统研究了兴安落叶松的林火灾变生态阀值,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减灾防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经营措施对青檀人工林生物量及檀皮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调查了青檀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地上部分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密度及墩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与年龄成正比,出皮率与年龄成反比;(2)单位面积檀皮产量年增长以第3年为最高,分别是第2年和第4年年增长量的1.58倍和4.12倍;(3)在密度、留萌数及萌发年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以条墩年龄12年为最高,分别是6年生和9年生的3.32倍和1.11倍;(4)四种造林密度类型(2500、3333、4200和5350墩/hm2)中,檀皮产量大小顺序为4200>3333>5350>2500.4200墩/hm2(株行距1.4m×1.7m)的林分檀皮产量是2500墩/hm2(株行距2m×2m)林分植皮产量的1.68倍;(5)在密度、墩龄相同条件下,每墩留萌数为10时,单位面积植皮产量最高.从收获经济生物量(檀皮)的角度考虑,青檀人工林密度应在3333~4200墩/hm2之间,轮伐期为3年;在条墩年龄为9年以上的人工林中,留萌数以10条为好.  相似文献   
143.
人工同龄纯林冠层辐射场模拟模型I.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分考虑坡地人工林冠层结构特征和叶面积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分别相邻树冠遮荫和目的树冠遮荫对树冠内辐射场的影响,建立的人工林冠层辐射场模型,可模拟树冠内任意点,在一年内任一时刻内的辐射及其直接和散射分量,以及以1h为步长的日总辐射等,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冠层光合生产力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4.
马尾松人工林种群自然稀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北部丘陵山区生长发育正常的各种类型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样地,测算胸径、株高、优势高、株数、蓄积量、年龄等数据,以植物种群生物量增长模型dB/dt=rB[1-(B/K)^θ]和3/2自疏法则为理论依据,出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的模型:N={[A(1 ce^-ft)^b]^-p-[A(1 ce^-ft0)^b]^-p No^-p}^-1/p,该模型适用于描述各种密度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经用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验证,证明此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密度观察资料,显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大的适用性,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效应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两方面11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马占相思人工林空气及土壤温湿度在空间(水平的和垂直的)和时间尺度(年、季、日)上的动态变化。从功能上来看,可把马占相思人工林的温湿效应简要地概括为调温(湿季降温、干季保温0、滞缓温变以及增温3个方面,具体体现在:①约7龄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即可表现出较为明显而稳定的温湿效应。林内11年的平均气温(21.7℃)比林外低0.5℃,表层土壤(0-20cm)的平均温度(21.3℃)比林外低2.0℃。马占相思林内极端最高温小于林外,极端最低温则高于林外。林分的降温效应湿季比干季明显,保温效应主要体现在湿季的深夜和干季气温较低的时候。②林内白天各垂直层的气温随距地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诳晚出现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的逆温现象。干季各层气温间的分异要比湿季明显。在湿季,土壤温度从地表层开始向下逐渐递减;干季0-5cm处的地温呈递减趋势,深于5cm则土温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林内的气温变化要滞后于林外1-2h。③马占相思林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82%,比林外高4%。在晴天,林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林内空气湿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但在湿季,接近林冠约7m处的湿度要大于近地表和林冠上层。土壤湿度在0-40cm处随土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0-120cm处则随土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6.
大气氮沉降和采脂会引起树木生长和代谢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和酶活性.土壤酶和酶化学计量可以揭示土壤碳、氮循环和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的养分限制,但目前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土壤酶和酶化学计量对氮添加和采脂的响应还不清楚.以亚热带北缘的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采脂(resin tapping,RT)和未采脂(no re...  相似文献   
147.
马尾松人工林Sloboda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德国生物统计学家Sloboda B的树高生长模型应用于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模拟中。结果表明,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能获得良好效果,且优于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曲线。  相似文献   
148.
1 引  言自 19世纪 7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CO2 浓度不断升高 ,已由工业革命前的 2 80 μmol·mol-1增至目前的 35 0 μmol·mol-1.据预测 ,到 2 0 5 0年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 1倍 ,到本世纪末将增加到 70 0 μmol·mol-1左右[4 ,12 ,18] .大气CO2 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对生物过程的影响 ,无疑是研究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基本问题 .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2 ,3 ,5,6,9,17]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个有机体既处于无机环境之中 ,同…  相似文献   
149.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02,21(4):475-479
以我国已故著名菌物学家邓叔群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粒毛盘菌属和兰伯特盘菌属新种各一个,即邓氏粒毛盘菌Lachnum tengii和邓氏兰伯特盘菌Lambertella tengii被描述;我国新记录种两个,即长孢白毛盘菌Albotricha longispora和米氏布博维盘菌Boubovia micholsonii被报道;同时对我国历史上记载为Lachnellula fuckelii的真菌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和订正。  相似文献   
150.
CO2倍增条件下长白赤松幼苗土壤CO2廓线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在土壤中的气井系统 ,监测土壤剖面的CO2 动态及其与长白赤松 (Pinussylvestris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etC .D .Chu)幼苗根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共设 4种CO2 处理 ,分别是环境CO2 浓度 ,无苗 ;CO2 为 70 0 μmol/mol,无苗 ;环境CO2 浓度 ,有苗 ;CO2 为 70 0 μmol/mol,有苗。通过对土壤剖面CO2 气体的同步采集与分析表明 :土壤CO2 廓线与幼苗根系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在土壤表面及壤土和沙土的边界层中 ,根系分布密集 ,根系的呼吸作用对那两个土层CO2 贡献大 ;随着幼苗的季节生长 ,与环境CO2 浓度比较 ,CO2 倍增将导致土壤剖面上CO2 浓度最大区域由表面向壤土和沙土边界层的转移。本文采用的气井系统提供了一种对土壤无破坏、经济、简单并且能够用于监测幼苗地下过程的廓线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