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75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从70年代以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医学昆虫表皮烃类碳的波形,能有效地鉴别复组的亲缘种类(sibling species),包括蚊、蚋、釆釆蝇等重要传病媒介,已成为昆虫的化学分类法(Carlson, 1984; Phillips & Milligan, 1986)。本文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北京株、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武汉株和广州株。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中不同浓度Cd、Cu、Pb、As对水稻根系脱氢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脱氢酶受抑制与产生抗性的过程。在低浓度时,土壤Cd、Cu、Pb、As对脱氢酶的影响较敏感,能因元素的不同性质反映土壤类型影响的差别。最后,以脱氢酶受抑制与初始抗性峰出现的转折点相应的土壤浓度为依据,确定了两种紫色土Cd、Cu、Pb、As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83.
眼镜蛇咬伤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李其斌 《蛇志》1991,3(1):14-17
眼镜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有关全国各地6436例蛇伤病例统计结果,眼镜蛇咬伤占蛇伤发病率的第二位(16.68%),仅次于蝮蛇咬伤(34.37%),病死率1.6%。然而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尽相同,邓氏报道(1989)广西河池地区1973年至1985年共收集蛇伤病1人4781例,  相似文献   
84.
<正>DNA探针在最近被常规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它可使临床诊断更迅速,此技术理论简单,故有充分时理由利用此新技术。传统方法鉴定微生物如分枝杆菌、病毒、寄生虫、肺炎衣原体和其他新的生长慢的病原体(eg,Mobiluncus Curtissii)需要几周时间。探针的产生使小实验室不仅具有鉴别较广范围传染病原的能力,且可减少向中心实验室送标本的费用,而探针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直接且准确地从临床标本中检测病原体、精确地选择抗微生物药物以减少严重传染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85.
家兔是对葡萄球菌病最敏感的一种动物,近几年,我们在几个养兔场对兔葡萄菌病进行了诊治,其中有转移性脓毒症21例(皮肤型17例,内脏型4例),仔兔脓毒败血症12例,脚皮炎8例。通过细菌学的检验和药敏试验为今后防治家兔葡萄球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中国灵芝科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现在已知灵芝种类有88种。本文概述了灵芝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古籍中有关灵芝的记载,灵芝的化学成分与制剂,灵芝的临床应用,灵芝的人工培养,灵芝的生态习性与分布。  相似文献   
87.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生物纳米中心华人科学家谭蔚泓教授和同事们研制出一种生物纳米颗粒,不仅能够迅速探测出食物中的单个大肠杆菌,也能够针对生物恐怖攻击的细菌发出警报,或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8.
快速、准确鉴定出病原体是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础。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检测手段的时效性、灵敏度等的局限,为病原体检测和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本综述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过程为基础,回顾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及其在病毒性传染病检测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它能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陈秀纶  林晓芳 《蛇志》2002,14(2):75-76
肺炎双球病是肺炎双球菌 (现名肺炎链球菌 )引起的以败血性脓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是蛇类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临床症状  某养殖场饲养近 3 0 0条眼镜蛇 ,发病时 ,蛇张口呼吸 ,盘游不安 ,不思回洞 ,行动迟缓 ,流涎 ,体温达 3 8.7℃~ 42 .2℃ ,两天共死 2 6条 ,已用土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治疗无效 ,用安乃近强行退热 ,停药后又回升。2 病理剖检  肺严重气肿 ,出血或硬结 ,萎陷到发生肝变 ,局部化脓 ,肺与胸膜粘连 ,气管有血液粘液和纤维素渗出物 ,脾肿大 1 .5倍 ,有出血性梗塞 ,肝局部坏死 ,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90.
《生命世界》2008,(4):75-75
难发性:第一个字的发音特别困难,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只能在喉部发出低微、沉闷的声音,如“嗯……嗯……嗯……大家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