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杨永  刘冰 《生命世界》2012,(6):18-21
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本次调查发现115科527种维管植物,其中包括中国特有属24个,特有种173种,有39种金沙江河谷标志植物,如:优贵马兜铃、龙须藤、云南羊蹄甲、灰毛莸、金雀马尾参、珊瑚苣苔、云南巴豆、丽子藤、栎叶枇杷、小叶石梓、须弥茜树、小檗美登木、云南豆腐柴、圆茎翅茎草、毛发唐松草、龙棕。另外,保护区内也包含了24种三江(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共有标志植物,如刺蒴麻和线叶猪屎豆等。  相似文献   
22.
罗强  刘建林  蔡光泽  袁颖 《广西植物》2012,32(3):285-292
金沙江中游地区4个山茶组居群进行长期形态特征观察,并对其中32株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及同一居群内不同植株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特征,但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连续的变异性和性状的交叉性;花粉粒多为大型,形状为长球形,偶有超长球形、近长球形和不规则形状,极面观为三裂圆形、三裂近圆形和三裂钝三角形;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具有较明显差异,具皱疣状、皱网状、皱穴状、脑纹状、条状和网穴状等多种纹饰类型,但属于种内多型现象。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山茶虽在某些表征上差异明显,但幼枝和叶背无毛,叶片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花丝无毛,花柱合生,花、果及叶均较大等共同特征,均应属于山茶组的西南山茶。  相似文献   
23.
彩云之南的西北,云岭峭拔入云,江河宛若苍龙;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莽莽原始冷杉林中,有着最像人类的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它们长臂舒卷,弹跳荡飞,倏忽如林间哨风,飘渺似山巅幻云!  相似文献   
24.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比恢复区与对照区(干扰区)的植物叶片N、P、K含量、比值及其与优势度的关系,研究了生态系统恢复对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恢复显著降低了植物叶片的N、P含量以及P/K,对K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恢复区内植物叶片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5、0.604和9.619 g·kg-1,比对照区分别下降了16.9%、34.9%和4.7%.恢复区中植物优势度与叶片P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对照区植物优势度与叶片K含量的负相关关系最显著.生态系统恢复改变了N、P、K之间标度关系的斜率和截距.而恢复区与对照区同一物种间叶片N、P含量差别不显著.研究区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改变主要是由群落物种替代引起的.  相似文献   
25.
朱华  杜凡 《生物多样性》2022,30(3):21519-348
滇西北丽江-宁蒗北纬27°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具有大面积的原生性萨王纳植被, 是云南最北的连片分布的萨王纳植被类型, 被认为是世界萨王纳植被的干热河谷残存者, 也是我国一类珍稀濒危的植被。它包含特有单种属菊科乔木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群落, 在沟箐和局部地段, 还存在典型热带季雨林树种白头树(Garuga forrestii)占优势的群落, 这些情况非常罕见。该地区植物区系特殊, 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态系统完整, 在科学研究和自然保护上具有重要价值, 符合建立自然保护地的条件, 建议设立为保护金沙江干热河谷萨王纳植被的自然保护地(区)。  相似文献   
26.
江河的召唤     
《人与生物圈》2007,(3):40-41
经过独立考察金沙江和雅砻江,杨勇更坚定了对中国江河命运的关注。为了能够自由地从事江河考察活动,他下决心离开了攀枝花矿务局,走上了完全民间的道路。他说:这种独立考察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和无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云南山茶花四倍体的首次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和四川金沙江河谷的云南山茶花C. reticulata及其两个近缘种(怒江山茶C.saluenensis和西南山茶C.pitardii)进行了细胞学研究。34个居群的云南山茶花中,21个居群是四倍体类型(2n=60),11个居群是六倍体类型(2n=90),另2个居群为二倍体(2n=30),云南山茶花的四倍体类型为首次发现,并且进行了核形态研究。四倍体和六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在大多数居群都为二价体(四倍体中30个二价体,六倍体中45个二价体),少数居群或是个体除二价体为主外还出现单价体和四价体,六倍体类型没有出现六价体构型。根据减数分裂的构型,我们认为,四倍体和六倍体分别为异源四倍体和异源六倍体,少数四价体的存在表明染色体有部分同源性。所有四倍体和六倍体的体细胞间期核特征和前期染色体形态特征基本相似。中海拔(1800m)以上的四倍体的云南山茶花外部形态特征与六倍体类型比较相似,而低海拔(1100~1800 m)的四倍体类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则有些不同,但核形态结构是比较相似的。四倍体与六倍体类型地理分布是连续的,并与近缘的二倍体种怒江山茶、西南山茶重叠分布。  相似文献   
28.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区系和生态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沙江干热河谷中植物区系成分和生态多分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显示,金沙江干热河谷虽然气候干燥,给植物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但河谷所具有充沛的光、热因子却为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为许多植物物种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一些植物的保留地。其植物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占67.26%,高于中国、云南,以及滇中。生长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其所占比例超过半数;生活型以  相似文献   
29.
基于等级层次分析法的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也是我国未来水电建设的重要区域,在西南民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区,尽管国家和大多数省级层次的生态功能分区已经制定并颁布和实施,但是如何探索和制定区域、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大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并不一定非常适合这一具体流域实际情况,所以小尺度典型流域的生态功能分区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金沙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和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等级层次分析法,对金沙江下游地区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地区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和29个生态功能区;以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重要生态功能分区,确定了金沙江下游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19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该重点区域的划分对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可用于指导金沙江下游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和产业布局的合理配置,为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金沙江下游地区的水电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30.
本文发表了一新种即金沙江Caryopteris jinshajiangensis Y. K. Yang et X. D. Cong sp. 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