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7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671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939篇
  2012年   1186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1269篇
  2008年   1489篇
  2007年   1155篇
  2006年   1000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998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670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340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山北草核的核型和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9,11(1):18-20
本文研究了北草晰的核型和G带带型,结果表明,北草蝴的染色体数2。二38,由18对常染色休和 1对性染色休组成.常染色体可分成三组:1组有2对染色体;11组包括15对染色体;而川组仅含 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W型.这个种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其AN二38包括1对Z染色 体),从核型特征上看,可能是晰蝎类中较原始的种。从G带显示结果可见,北草晰的各染色体对均有 其特有的带型,容易辨别。  相似文献   
22.
电针大鼠的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针(2H_z,3V,30min/d)刺激 SD 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5d后,大鼠血清中产生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工作对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电针大鼠的血清不仅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T 淋巴细胞转化,还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胸腺细胞和脾脏 T 淋巴细胞转化;同时也发现电针大鼠的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B 淋巴细胞转化。提示此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对不同淋巴器官及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无选择性作用。(2)将电针大鼠的血清同小鼠淋巴结细胞培养1h,电针大鼠的血清就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 T 淋巴细胞转化;将小鼠淋巴结细胞同 Con A 预培养30min,电针大鼠的血清的抑制作用便消失,提示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作用于 Con A 刺激 T 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排除了此抑制因子的细胞毒作用。(3)电针大鼠的血清显著抑制蛋白激酶 C(PKC)激活剂 PMA和 PMA 加 ca~(2+)通道 A23187刺激的小鼠淋巴结细胞转化,提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通过抑制 PKC 的活性或抑制 PKC 介导的细胞活化通路,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23.
滇紫草愈伤组织中的紫草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的幼嫩根茎经二步法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含有较原植物较高的紫草色素。经薄层层析鉴定,此种紫草色素由6种单体组成,其 Rf 值与原植物中的紫草色素各类衍生物非常近似。进一步采用硅胶 H 柱层析进行分离,最后得到4种单体。经结构分析证明它们是:去氧紫色素(deoxy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乙酰阿卡宁(acetylakannin)和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acetoxyisovalerylalkannin)。  相似文献   
24.
红豆草根瘤侵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热和耐瘠薄的优良豆科牧草,不仅是很好的饲料和绿肥,而且还能大量结瘤固氮,提高土地肥力。因此,它在我国甘肃和其他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贫瘠地区广为种植。虽然不少学者曾对它的引种条件、生产性能、营养成分和形态解剖作过许多研究,但对其共生固氮,特别是与共生固氮息息相关的根瘤在发育中的变化却至今尚无系统报道。因此,为了更好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相似文献   
25.
红豆草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组织培养物在5%DMSO+10%甘油+8%蔗糖的冰冻保护剂及以1℃/分钟的速度降温到-35—-40℃,停留2小时后,投入液氮,40℃水浴快速化冻等条件下,存活率达60—70%,并保持了高的分化能力。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快速冰冻和1℃/分钟慢速冰冻至-35℃—40℃不停留,对细胞结构造成严重的致死性破坏;-35℃停留30分钟对细胞结构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停留2小时的其超微结构基本上与对照材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6.
转化生长因子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生理科学进展》1990,21(4):323-328
TGFβ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多种组织和细胞内,由二条相同的、含112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是细胞的多功能双重调节因子。它对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可促进生长、分化,也可抑制生长、分化,并直接参与组织修复、胚胎发育等过程,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  相似文献   
27.
中国拉拉藤属(茜草科)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8.
本文涉及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马拉硫磷纯合子(RR)、杂合子(RS)和敏感纯合子(SS)的自然内禀增长率及其对马拉硫磷抗性演化的影响。RR、RS和SS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118、0.1171和0.1339。RR和RS基因型在无杀虫剂时呈现出繁殖不利性,RR和RS的相对适合度分别是SS的0.65和0.68。 影响淡色库蚊对马拉硫磷进化的某些因子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模拟的因子包括R等位基因的起始频率(P_o)、所用马拉硫磷的剂量和迁入率(m)。模拟结果表明(I)不用药时R等位基因衰减是由于RR和RS基因型的繁殖不利性;(2)在起始种群N_o=200,P_o=0.1,使用杀死全部SS和RS的剂量(8ppm)处理,使R等位基因为有效隐性,并且m≥0.15时可阻止马拉硫磷抗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标准差比较法在筛选耐盐变异体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培育耐盐作物品种迄今尚少有成效。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展为选择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不少学者已用高等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箍选耐盐细胞系的研究。本文报道,应用数学方法,确定一步筛选耐盐变异体的时间和有效上限盐浓度。  相似文献   
30.
水稻品种对褐稻虱抗生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富  潘学贤 《昆虫知识》1990,27(4):242-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