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0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下肢长骨骨重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量82副中国成年下股长骨即股骨,胫骨和腓骨的重量,在两侧骨重相差>1%时,则股骨、胫骨和腓骨及其三骨总重均以非对称性为多,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除腓骨重具有明显侧别差异外,其余无显著性侧别差异,对腓骨侧差解释为:①腓骨主要机能是肌的附着,而下肢对踢和足趾取物具有明显的侧别差异;②以两侧骨重相差>1%时为非对称性的标准,由于腓骨绝对重量较小,在两侧相差<0.5克时即多属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42.
用纯化伤寒沙门氏菌的Vi抗原,以1 μg/ml量致敏鞣化醛化绵羊红细胞,研制成Vi—PHA试剂,用于伤寒病后慢性带菌者的检出及食品从业人员伤寒健康带菌者的筛选。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稳定性好等特点。本试剂能检出1.16μg/ml Vi-抗体。对健康人群血清无交叉,而与非伤寒病种患者血清仅有0.84%交叉反应。用于检测274例伤寒病后3个月以上和1年以内康复者血清,阳性19例,占6.93%。其中14例粪便培养出伤寒沙门氏菌,占Vi—PHA总阳性率的73.68%o 106例疫区食品从业人员Vi—PHA阳性3例,其中1例培养出伤寒沙门氏菌。255例Vi—PHA≤1:20的伤寒病后康复者,无1例粪检阳性。结果表明,伤寒康复者血清中Vi抗体与其体内带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相关性。此外,本试剂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时间快速,结果判断清晰,易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43.
嗜热链霉菌突变株M1033—9产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4.
紫云英根瘤菌109菌株的氢氧化电子传递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分布广泛,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感染非常普遍。在人类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约为40—100%,但多数为隐性感染。新生儿中,平均有1%受感染,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感染率更高(2—3%)。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先天性HCMV感染,都可造成婴儿不同程度的损害。免疫损害的病人可发生严重的或致死性的HCMV感染。目前,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H{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就显得愈加重要。由于HCMV在人纤维母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CPE)慢,病毒分离不符合临床早期诊断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取代。本文就HCMV感染的实验诊断及新近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6.
用DNA重组技术得到的含甲肝病毒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可在家兔体内产生ELISA竞争抑制与中和抗体。基础免疫后,动物体内竞争抑制抗体滴度为10,加强免疫后达到80。由重组病毒产生的抗体中和指数比甲肝病毒产生者略低。  相似文献   
47.
48.
链霉菌和大肠杆菌穿梭质质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华荣  何松 《遗传学报》1990,17(4):327-334
  相似文献   
49.
头状轮生链霉菌(Streptoverticillium caespitosus)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生物活性的最适pH为7。测活系统中必须加入Mn~(2+)或Mg~(2+),二者分别作激活离子时得到的酶的参数不同。Mn~(2+)对GS有稳定作用。一些金属离子如Ca~(2+)等强烈地抑制生物活性。GS的最适温度为50℃,对ATP、谷氨酸和NH_4Cl的Km值分别为1.75、2.78和5mmol/L。NH_4Cl的浓度小于10mmol/L时对酶有正协同效应,大于10mmol/L时对酶有负协同效应。GS可被氨阻遏,比活能被硝酸盐促进。一些代谢物对GS有累积反馈抑制作用。发酵过程中加入氨后无“氨休克”现象,高氨条件下的GS不受蛇毒磷酸二酯酶(SVPDE)的作用,所以此酶无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调节。  相似文献   
50.
链孢囊放线菌及其相关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链孢囊菌属的28株放线菌和4株气丝可形成孢囊的放线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谱等107项试验测定。根据Ssm相似性系数及平均链锁聚类方式,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株国际公认的链孢囊菌属的标准菌和一株已知的链孢囊菌与供试未知菌,在59%的水平上归为一群。通过数值分类把所比较的菌株在77%水平上区分为不同的表观群,为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种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