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高浓度IL-6和肠黏膜低表达的紧密连接蛋白可促进内毒素移位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对内毒素移位和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12例在患病早期因结肠受累合并腹胀,对12例结肠受累患者应用结肠镜行结肠灌洗进行腹腔减压,同时取结肠黏膜进行活组织检查。所有病人在治疗的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鲎试验(LAL)方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P患者血清IL-6和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SAP患者血清IL-6和内毒素水平高于晚期(P值均0.05)。SAP早期血清高浓度的IL-6与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低表达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35,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IL-6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程有相关性,可能导致肠道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TnT-Hs和NSE水平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确诊为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6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肌钙蛋白T(TnT-Hs)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对观察组EV71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TnT-Hs与N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相比健康对照组,观察组TnT-Hs与NSE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V71阳性患儿46例,阴性患儿22例,阳性患儿相比阴性患儿TnT-Hs与NSE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T-Hs和NSE水平可反映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变化,其可作为早期预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及脑损伤的依据及重症病例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氯沙坦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龄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高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强心剂和利尿剂,氯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和美托洛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0.5a、1.0a检测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液中的B型脑钠肽(BNP),并观察治疗后1.0a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B型脑钠肽(BNP)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0.5a和1.0a的心功能和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0.5a和1.0a的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0.5a的心功能、LVEF以及BNP与氯沙坦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1.0a的心功能、LVEF以及BNP与氯沙坦治疗组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1.0a死亡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每年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日最少的是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其次为氯沙坦组。结论:氯沙坦与美托洛尔早期联合治疗高龄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氯沙坦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94.
95.
董旻  ;赖洁  ;周威  ;卢凝  ;汤展宏 《蛇志》2014,(3):283-286
目的评价肺水相关指数对重症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1例重症烧伤并发ARDS患者,除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主要合并症外,均利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仪监测,并记录置入PiCCO导管时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置管后0、24、48、72h氧合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值。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各指数之间的差异及其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纳入研究的31例患者中,28天内死亡21例(67.7%),吸入性损伤、脓毒血症是主要合并症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存活组患者置管后72h氧合指数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置管后48、72hPVPI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置管后24、48、72hEVLWI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置管时间延长,氧合指数、PVPI、EVLWI均对预后评价准确性增加,置管后72h的氧合指数、PVPI、EVLWI值对预后的评价最佳,3个指数对预后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iCCO监测仪对肺水相关指数连续监测对重症烧伤并发ARDS患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的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及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患儿的年龄分布、菌株来源、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ICU和普通病房分别分离出82株和429株铜绿假单胞菌,年龄均小于2岁(70.73%和69.23%),以痰标本来源(80.49%和64.80%)为主。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普通病房,对其余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55株(67.07%),泛耐药菌44株(53.66%),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26.81%,3.26%)(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ICU常见的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加强耐药性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对临床医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23例重症水痘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重症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重症水痘患者可出现心、肺、肝、脑、肾、胃肠道等多脏器受累表现,这些患者或是机体内存在免疫力低下的各种因素,或是因对疾患缺乏一定认知,从而存在延误就诊或是诊疗不规则,因此出现重症表现。结论提高认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减低重症水痘发病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蓝小梅 《蛇志》2000,12(2):66-6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许多国家哮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支气管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治疗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病情危重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是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环节。我院1997~1999年经院前急救重症支气管哮喘26例,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3~28年,平均10年。诱因明确者21例,其中气候骤变15例,呼吸道感染5例,饮食因素(海蟹)1例。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99.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在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特异性T、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疾病的发生存在的可能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不同发病时相大鼠血清中IRF5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早期晚期发病时相CD4+T细胞以及CD45R+B细胞中IRF5的表达情况;Q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体外ACh R刺激不同时间点的T、B细胞中IRF5的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IRF5高表达于EAMG大鼠的晚期发病时相的血清中,并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表达,与CFA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结果表明,来自EAMG大鼠早、晚期发病时相的无论是淋巴结还是脾脏中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均高表达IRF5,且与CFA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B细胞中IRF5的表达即便是在晚期发病时相也与CFA对照组无明显区别;QPCR结果发现,EAMG晚期发病时相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在经过ACh R体外刺激0 h,72 h后,均可见IRF5 m RNA水平的高表达,而B细胞中IRF5的m RNA水平则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IRF5蛋白水平在ACh R特异性T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结论:IRF5是通过对ACh R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调控进而参与EAMG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结果:420例ICU住院患者中,VRE感染者58例,占13.81%。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应用的抗生素以三代头孢最多,占37.93%,以四代头孢最少,占6.90%。由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14 d、留置尿管≥14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以及附近存在VRE感染者均为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RE感染患者在感染前应用的抗生素以三代头孢最多,ICU住院时间14 d、留置尿管14 d、GCS评分8分以及附近存在VRE感染者均为VRE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VRE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