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主要由砂质和泥质灰岩、叠层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含有著名的“淮南生物群”的重要分子。研究采用浸解法在该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它们以球形亚类为主,在组合面貌上继承了其下伏刘老碑组的疑源类组合特征。但化石个体较大,多细胞植物碎片含量明显增加,化石在不同层位的分布不均匀是九里桥组疑源类组合的显著特征。另外在该组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疑源类化石如:Bailikania diligena,?Lomentunella vagtinata Hermann。文中还对九里桥组的凝源类组合与宏体化石、叠层石礁体的发育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在对中国产里白科(Gleicheniaceae)植物分类修订过程中,描述了芒萁属( Dicranopteris )一新变型,即参差大芒萁( Dicranopteris ampla f. irregularis );承认中国里白属( Diplopterygium )植物9种,将红毛里白( Diplopterygium rufopilosum )处理为厚毛里白( D.rufum )的异名,将正里白( Diplopterygium criticum )、海南里白( D.simulans )、灰里白( Hicriopteris reflexa )、假里白( D.glaucoides )、峨眉里白( H.omeiensis )和云南里白( Diplopterygium yunnanense )处理为大里白( D.giganteum )的异名.此外还附有国产里白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3.
杨期和  殷寿华  夏永梅  兰芹英 《广西植物》2002,22(6):537-542-542
九里香种子自花后 42~ 77d,含水量和电导率逐渐降低 ,种子干重、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增加。硅胶脱水 1~ 6d后 ,种子含水量下降 1 0 %~ 3 5 % ,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不同发育时期九里香种子的脱水耐性有别 ,花后 42~ 70d不断增强 ,77d有所减弱。花后 70d的种子含水量降至 1 0 % ,种子发芽率无明显降低 ;含水量为 9%的种子在 4°C和 2 0°C的低温条件贮存 3 0d和 42d ,多数种子仍能萌发 ,这表明九里香种子是一种正常型种子。光照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在 2 0~ 3 0°C、室温和 2 0 /3 0°C变温条件下种子萌发较好 ;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单独影响 ,但又相互作用 ,同时光照对萌发的影响还与种子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74.
烟台四十里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0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8大类共计64种(类)。浮游动物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分别发现22种、18类,占总种(类)数34%、28%;其次为水螅水母类,发现13种,占20%;毛颚动物和栉水母类各发现1种。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Y=0.183)、腹针胸刺水蚤(Y=0.078)、强壮箭虫(Y=0.078)和洪氏纺锤水蚤(Y=0.026)。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种和广布性种。四十里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夏、秋、冬四季之间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季节内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达55%以上。浮游动物丰度中位值在5月份达到最高(546.3个/m~3);种类数、多样性指数中位值均在8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8种、3.20;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出双峰变化模型,5月份达到第1峰值(中位值870.4 mg/m~3),10月份为第2峰值(中位值362.0 mg/m~3)。浮游动物种类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养马岛北部海域,而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近岸尤其是辛安河口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及多样性指数与水温、化学需氧量、硅酸盐显著正相关(P0.01),与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显著负相关(P0.01);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硅酸盐、叶绿素a和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溶解氧、透明度以及无机氮对浮游动物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5.
运用TWINSPAN对山西七里峪茶条槭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Alatalo指数研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TWINSPAN将茶条槭群落的73个样方划分为10个群丛;各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差异,群丛Ⅲ和Ⅶ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群丛Ⅰ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各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差异,多样性指数大致表现为草本层高于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钾、含水量是影响茶条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6.
蛋白核小球藻对Pb(Ⅱ)和Cd(Ⅱ)的生物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晶  李亮  李海鹏  李非里 《生态学报》2012,32(7):1995-2003
藻类吸附作用影响重金属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过程及其环境行为。同时,利用藻类吸附能力是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和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一项清洁、廉价和高效的技术。测定了蛋白核小球藻对Pb2+和Cd2+的吸附和脱附动力学,表明吸附是快速表面过程,吸附4 h后基本达到平衡,不易脱附。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对Pb2+和Cd2+的吸附热力学,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并用Langmuir模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06和0.9827,计算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373 mmol Pb/g和0.249 mmolCd/g。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吸附Pb2+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在pH值5.0—6.0之间达到最大值,并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的影响还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和Cd2+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实验还考察了水体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溶解性有机质主要成分-富里酸的影响,表明富里酸会抑制蛋白核小球藻对Pb2+和Cd2+的吸附,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4.2%和34.9%。由于其对重金属的较高吸附量和吸附本身快速完成的特性,蛋白核小球藻有望成为较理想的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及废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茶条槭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茶条槭(Acerginnala)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山西七里峪天然分布的茶条槭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海拔种群的种实和叶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7个表型性状中16个存在显著差异,占总表型性状的94.12%。在物种水平上各个性状表现出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CV)在7.05%~38.12%之间。茶条槭种群具有高的表型多样性(1.9253),5个不同海拔种群的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9022~1.9837。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13.79%)小于种群内变异(82.71%),种群内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N、K、AN、AK、AP、OR、MC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海拔高度呈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形成明显的两组,与其地理分布相一致。不同海拔种群所处微生境的异质性是引起种群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茶条槭种群内、种群间变异的利用对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eL.是柑橘木虱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本研究比较了受柑橘木虱为害前后的九里香对其趋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受害前后的九里香嫩梢挥发物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与未受为害的九里香相比,受为害后的九里香对柑橘木虱的吸引作用显著增强,而且受害后继续保留柑橘木虱的九里香吸引作用更强。受木虱为害前后九里香挥发物成分差异较大,相同组分含量差异也比较明显。仅存在于受为害后的九里香挥发物共有8种,分别为γ-橄榄烯、α-愈创木烯、Epi-β-檀香烯、顺式-β-金合欢烯、(+)-香橙烯、α-菖蒲二烯、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α-绿叶烯;而仅存在于未受为害的九里香挥发物为6种,为别为孕烯醇酮、β-榄香烯、2,6-二叔丁基苯醌、异丙茴香醚、1-(1,5-二甲基己基)-4-甲基苯、α-柏木烯。这些差异物质可能在柑橘木虱的寄主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Dissocladella iberica Dragastan et Trappe l986,描述于西班牙的里阿斯统,并在摩洛哥的同时代地层中再次发现。这个极为丰富的藻类我们把它归入Petrascula属(Guembel,1873)。  相似文献   
80.
阐释民族药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Huang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其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和纯化得15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为luteolin-7-O-glucoside(1)、3,4-dihydroxy benzeneacrylic acid(2)、2-hydroxylcinnamie acid(3)、3,8-dihydroxy-4-methoxy-coumarin(4)、2-methyl-6-hydroxychromone(5)、chlorogenic acid(6)、methyl caffeate(7)、furo[3,2-α]carbazole(8)、(E)-2-((4-hydroxyphenyl)diazenyl)phenol(9)、N-(2,6-dimethylphenyl)-N′-(4′-nitrophenyl)urea(10)、九里香碱(11)、phorbazole C(12)、3-羟苯基喹唑酮(13)、N-反式阿魏酰基-3-甲基多巴胺(14)、6-丙酮基-5,6-二氢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