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3篇
  3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黄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kus]花不同部位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开放程度、采收时间及采收后放置时间对花冠中β-gal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蜀葵花冠中β-gal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分别为2.907 U和1.092%,均显著高于花萼和子房,分别为后两者的1.72倍和1.52倍,4.94倍和21.84倍.开放程度、采收时间及采收后放置时间对黄蜀葵花冠中β-gal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有显著影响.总体上,完全开放和半开放的花冠中β-gal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高于未开放及凋谢的花冠;随采收时间的推移(9:00至17:00)以及采收后放置时间的延长(0~5 h),花冠中β-gal活性逐渐升高、金丝桃苷含量逐渐降低;上午9:00采收的花冠中以及采收后0h的花冠中β-gal活性均最低、金丝桃苷含量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为使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含量维持较高的水平,应于上午9:00左右采收完全开放的花冠,采收后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92.
1954年,美国率先成功地进行了矿场试验,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中国也开展了微生物采油研究,并进行了不少矿场试验。微生物采油技术由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得以重视并加速了其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物技术和其他边缘科学技术相继应用在采油技术中,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单一自然菌基础上发展了工程菌,从单纯的实验研究发展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模拟研究,作用方式也从单井发展到区块。  相似文献   
93.
k-长DNA子序列频数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详细阐述了生成DNA序列分形图像的Hao方法后,提出一种能够直观显示k-长DNA子序列频数分布差异性的三维频数分布图生成方法。把3D频数分布图转化为1D对数频谱图,突出显示了频数分布的局部特征,提出k-长DNA子序列频数区划分准则,并详细研究了甚高频数区的n阶零间隔现象,指出n阶零间隔分布就是基因组进化过程所留痕迹的假设,并给出对数频谱图特征的生物学解释。实验发现许多DNA序列频数概率分布近似服从非中心F分布,对于分布呈多峰现象的基因组序列,可采用多个非中心F分布的叠加来拟合。在比较非中心F分布与Gamma分布后,提出一种结合二者在拟合方面具有互补优势的新分布,实验证明这种新分布能够更好地吻合实际DNA序列的频数分布。最后研究了两种特异出现频数(最高出现频数与出现频数为1的k-长子序列个数)与k值的关系,发现不同物种的这两种关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
基于最大锋电位间隔的爆发检测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各种类型的培养神经元网络、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和切片中,都可以观察到爆发。爆发是空间-时间放电模式的重要特征,它由一系列高频率发放的连续动作电位组成,由于在时间尺度上的复杂性,使其辨识和探测存在许多困难。自适应算法利用爆发外部锋电位间隔超过爆发内部锋电位间隔的累加和识别爆发本身。基于该算法原理,以爆发内部最大锋电位间隔参数作为确定爆发的约束条件,改进爆发检测自适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爆发的漏检和错检,较准确地检测出神经元的爆发活动,确定爆发活动的数目和持续时间等,爆发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93.8%,比原自适应算法提高了35.3%。  相似文献   
95.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是经常被用作种和种群水平系统研究的分子序列.本文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内转录间隔区,包括部分185序列,ITS1、5.8S、ITS2全序列及部分28S序列.4尾奥利亚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长度不同的a、b两种类型ITS1.a型长为536 bp,GC含量为69.96%;b型长为520 bp,GC含量为69.04%~69.42%.4尾尼罗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只存在a型ITS1,长为536~540 bp,GC含量为69.42%~70.19%.与b型ITS1相比,a型ITS1在16~31 nt有16 bp片段(GGCCCGCCTCGGCGC)的插入.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共20条ITS序列中,5.8S长度均为157 bp,GC含量为56.69%~57.96%;ITS2为408 bp,GC含量为72.79%~74.26%.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ITS区序列相似性高达98.2%,表明这两种罗非鱼亲缘关系很近.此外,本文对14尾奥利亚罗非鱼、15尾尼罗罗非鱼以及15尾奥尼罗非鱼[O.aureus(♂)×O.niloticus(♀)]ITS1的扩增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均有a、b两种类型ITS1;15尾尼罗罗非鱼中1尾为a、b两类型ITS1,14尾为a型ITS1;15尾奥尼罗非鱼中则有6尾具有a、b两类型ITS1,9尾为单一的a型ITS1.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ITS1这个位点一致性高,但尼罗罗非鱼中有1尾混杂了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同时也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种质鉴定比形态学手段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6.
应用5SrDNA间隔序列分析鉴定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在DNA水平上的研究力度。就体细胞杂种的鉴定而言,仅形态、细胞学、生化方面的证据还远远不足,直接从DNA水平上鉴定其杂种性质已成为必然。目前,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体细胞杂种的方法有多种,如RFLP图谱分析、RAPD分析等。由于RFLP分析需要特异探针,RAPD分析的重复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种方法在体细胞杂种鉴定方面的应用。据报道[1],5SrDNA(即5SrRNA基因)在至今研究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是以串联重复单位组成的,与卫星DN…  相似文献   
97.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atoriasp.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atoria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tRNAIle)。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序列中核苷酸差异值探讨了颤藻科属间界定的分子标准。提出了rDNA基因间隔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赤潮”或“水华”蓝藻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98.
DNA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DNA/DNA杂交、RFLP分析、DNA的限制酶图谱和核苷酸序列分析、PCR技术、DNA指纹技术、RAPD分析等六个方面详细描述DNA分析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并讨论了DNA分析技术与植物系统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ITS序列的特点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婷婷  陈光  刘春香 《昆虫知识》2011,48(3):710-715
随着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应用,分子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逐渐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运用核基因序列或将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序列相结合作为遗传标记,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已成为分子系统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由于长度适中、易于扩增、进化速度快、变异性高等优点,核糖体基因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已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ITS序列的结构特点,重点对ITS序列在近缘种及种型快速鉴定、属及属上高级阶元系统学研究、谱系生物地理学及与其它基因联合分析昆虫系统进化关系等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
受到刺激后即刻出现的海马(hippocampus,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是癫痫相关性细胞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放电脉冲间隔(interspike interval,ISI)和串内平均频率(Hz)特征及其在网络癫痫形成中的作用值得探讨。实验用急性强直电刺激(60Hz,2S,0.4-0.6mA)大鼠右侧后背HPC(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fight posterior dorsal hippocampus,以后简称ATPDH)或右侧尾壳核(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fight caudate putamen nucleus,以后简称ATRC)诱导HPC或皮层网络癫痫,重点观察HPC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模式和上述的瞬时时间编码特征。结果表明:(1)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放电模式,即先易化后抑制或先抑制后易化,其ISI序列分别表现为先小后大的“头尾”式分布或先大后小的“尾头”式分布。(2)ATFDH主要引起“尾头”式(35/57串)、而ATRC主要引起“头尾”式(12/22串)ISI点分布的原发性单位后放电,串内“头”、“尾”平均持续时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3)ATRC可以诱导双侧HPC单位后放电出现交互的“头尾”、‘呢头”式ISI点分布特征。(4)多串电刺激可以诱导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特征性ISI点分布重复显现。(5)特征性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伴随出现网络癫痫发作样高频电振荡。这提示:强直电刺激诱导的HPC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头尾”或呢头”式ISI序列分布规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所记录神经元的诱发性易化或抑制活动的程度,用于网络癫痫形成中单个成员细胞癫痫相关性电活动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