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6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31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71.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在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丢失了大量的系统发生信息,因此重建其系统演化关系是蕨类植物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确立了一些类群的系统关系,但现存的蕨类分类系统和系统发生关系还有很多谜团有待揭开。化石记录表明蕨类植物最早出现于大约4亿多年前,但大部分现代真蕨类缺少足够的化石证据。它们的起源时间和方式及其内部各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等诸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大量形态学和不同分子水平上的实验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并结合其直接的化石证据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72.
张勇  杨星科 《昆虫知识》2004,41(4):308-317
跳甲作为叶甲科Chrysomelidae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该文简述了跳甲亚科Alticinae的分类研究历史 ,回顾了世界及中国的研究概况 ,从分类地位、族级阶元的划分、支序系统学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综述了跳甲亚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简要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叶绿体DNA trnL-F序列初步探讨菊科风毛菊属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是菊科物种分化十分剧烈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单系起源性质、属下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独特形态物种的系统位置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测定了代表该属5个亚属37种植物43个样品和川木香属Dolomiaea DC.的1种样品的叶绿体DNA trnL-F序列,并调取菜蓟族Cardueae Cass.与风毛菊属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13属的该序列,一起进行了分支分析,重点验证该属的属下形态分类系统以及形态特殊、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雪兔子亚属subgen. Eriocoryne  相似文献   
974.
水稻中受体激酶的系统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受体激酶(RLKs)在植物细胞内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比较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中受体激酶的进化关系,作者通过对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BGI)的籼稻蛋白质数据库进行BLASTP搜索,找到267个受体激酶类似基因,根据它们的胞外结构域可以将这些基因分为不同的类型。与拟南芥中受体激酶的系统树比较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受体激酶具有不同的序列保守性,说明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受体激酶具有不同的进化关系。水稻受体激酶与拟南芥受体激酶BRI1的多序列匹配结果也表明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975.
家蚕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毕赤酵母真核系统表达有抑菌活性的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将pGEX-4T-1-cecropin-XJ上的抗菌肽基因cecropin—XJ克隆至穿梭质粒pSuperY上,用Bln Ⅰ酶切使之线性化后,采用电击法转化酵母SMD1168,转化子用小瓶发酵,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可以在α信号因子的引导下,分泌到培养基中,且表达产物具有明显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76.
以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药物分子靶标,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对于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一个系列包括ZnCl2,MgCl2,CaCl2,和Cu-Cl2、BaCl2等二价金属盐;另一个系列是几种新疆特色植物的天然提取物,包括蒜氨酸、大蒜素、罗丹明B类物质AJ-8、黄酮、苦参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等。结果发现,ZnCl2能够特异使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15%左右,而大蒜素和黄酮能够降低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程度分别为40%和30%,其它药物基本不影响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77.
以掷孢酵母作为伴生菌产生VC前体KG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掷孢酵母作为伴生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新混菌体系,通过测定生长代谢曲线,对其产酸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新菌系产酸能力高于现有菌系,酸量增加5-7mg/ml,发酵周期缩短6-8h,酸转化率提高3-4%,最高产酸点pH值下降约0.5个单位,表现出较大的产酸潜力和可修饰性。  相似文献   
978.
王兰  肖冬光 《生物技术》2004,14(4):43-46
研究了以廉价原料糖蜜流加培养酵母的生产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根据酵母在流加培养过程中比生长速率和耗糖速率的变化,对动态的糖流加工艺进行研究,得出了流加培养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流加培养过程中实际糖流加曲线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加培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酵母流加培养过程中糖流加的规律,对酵母的流加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9.
酵母多糖的提取及其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啤酒酵母为试验材料 ,采用化学抽提法可获得水溶性的酵母多糖复合物 ,经测定其多糖含量为 76 .2 %。应用投饲和注射两种不同的摄入方式 ,酵母多糖均可促使受试鱼类血液NBT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上升 (P <0 .0 5 )。不同的是注射的方式见效快 ,但持续性和稳定性较投饵的方式要差一些。结果表明 ,酵母多糖可明显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80.
本文报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泛素(Ubiqutin)与抗细胞凋亡蛋白(IAP2,IAP3)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用Clontech公司的MACHMAKER GAL4 Two-hybrid system 3,以病毒ubiquitin基因与酵母GAL4的DNA结合域重组表达“诱饵”蛋白,以病毒iap2或iap3基因与DNA活化域重组表达“猎物”蛋白,在低严谨犁筛选培养基上均得到阳性克隆。这一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与IAP2或IAP3在体外能进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利用了酵母内源性E1和E2。SeNPV的抗细胞凋亡蛋白(IAPs)可能是泛素一蛋白酶水解途径(UPP)中的泛素连接酶(E3),或者是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靶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